廣東省林業局近日發布《廣東省林業保護發展“十四五”規劃》,錨定2035年林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南粵秀美山川基本建成的遠景目標,對“十四五”期間全省林業保護發展工作進行了謀劃部署,力爭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8.9%、森林蓄積量達到6.2億立方米,林業產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
《規劃》共13章52節,以大規模提升森林質量、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開展林草保護修復、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九大任務為落腳點,開展精準提升森林質量、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三大類11項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努力實現2025年規劃目標,推動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即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功能穩定恢復,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明顯增強,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極大提升,森林固碳抵排貢獻更加突出,綠水青山成為常態,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規劃》提出,要根據全省自然地理特征和林業發展需求,以珠三角森林城市群、沿海生態帶、北部生態發展區構建廣東林業保護發展“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要通過優化結構提升資源質量、拓展高質量生態產品供給、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三大路徑,推動林業高質發展。科學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加強濕地和紅樹林保護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規劃》明確,全面推行林長制,壓實黨政領導責任,強化資源保護。建設國家公園,建立高水平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進森林城市建設,建設粵港澳國際一流生態灣區,拓展生態空間,提升城鄉生態能級。做強做優林業產業,豐富高質量生態產品。制訂生態產品目錄清單,開展森林、濕地等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推動生態補償、生態轉移支付、生態贖買、生態資產交易等政府和市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十四五”期間,廣東省將建設16.67萬公頃大徑材基地,規劃建設國家儲備林總面積20萬公頃,財政投資森林撫育面積25萬公頃,建設高質量水源林33.33萬公頃。在全省重點火險區、省屬國有林場和自然保護地等區域新建生物防火林帶6500千米,維護提升生物防火林帶1.5萬千米。開展低效林改造11.0萬公頃。建立林木種質資源庫和良種基地各5處,總面積200公頃。營造紅樹林550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2500公頃。建設基干林帶1.53萬公頃,縱深防護林總面積4.74萬公頃。全省天然林保有量將達240萬公頃以上。
廣東省將建設21處示范濕地公園、10處高水平林業主題生態文化展示場館、120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和林業生態文化宣教中心。18條古驛道沿線區域將建成生態修復綜合治理示范區,區域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2.5%,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達到65立方米,針葉混交林和闊葉混交林比例各增加3%。
上一篇:廣西施行林木種苗新條例
下一篇:國家林草局深化“證照分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