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竹資源稟賦突出,現有竹林257萬畝,占全市有林地面積的1/4。近年來,宣城市積極響應“以竹代塑”倡議,將“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創建工程納入《宣城市竹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打造全竹利用產業鏈,竹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綠色發展動能。
宣城市現有竹業企業580家、竹業專業合作社47家,開發了竹日用品、竹建材、竹家具等“以竹代塑”產品上百種。2024年,全市竹產業綜合產值達220億元。
圍繞提升竹林區基礎設施水平,宣城市堅持產業路與林業項目緊密結合,將20公里竹林道路納入森林防火應急道路項目建設,有效改善竹林交通條件。將4萬畝竹林撫育、2.4萬畝退化竹林修復和50公里竹林作業道建設等納入中央財政國土綠化示范項目,切實緩解竹材“下山難”問題。
產業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宣城市建立“政銀擔保”和“專業合作社+擔保基金+農戶”的林業金融風險防控機制,推動資本“進山入林”。廣德市開發“毛竹目標價格指數險”等特色保險,投保竹林面積超萬畝。寧國市推出“綠色竹業興農貸”,精準面向竹子種植戶、竹產品生產加工及銷售的小微企業,以及用竹產品進行建造或裝修的民宿和農家樂。
為整合碎片化竹林資源,宣城市引導竹農以承包經營竹林資產或出資入股的方式,組建以竹林經營為主的“兩山合作社”10家,并發放生態受益權證。在不改變林地承包權的前提下,通過連片整合單戶零散山場或承包經營的方式,實現“竹林大托管”。全市托管經營竹林4.8萬畝,竹林經營效益提升20%。
宣城市鼓勵竹加工小微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加強合作等方式,將小散亂非標化的竹業生產者組織起來,實現規模化、規范化發展。廣德市竹編協會匯聚30多家竹加工經營主體,生產的竹產品占據華東市場份額的六成,協會成員年總產值達2億元。建設了廣德楊灘、廣德東亭、寧國寧墩、涇縣蔡村等竹產業園區,推動竹加工企業集聚發展。
實現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宣城市積極推動政校企合作,讓科技創新成果加速邁向產業化。廣德市政府攜手安徽農業大學、森泰股份,共建“以竹代塑”科技小院;與國際竹藤中心、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聯合建立“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研究”安徽廣德試驗基地,開展“筍-竹智能檢測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究”等科研項目實施及成果轉化。
同時,宣城市緊盯“以竹代塑”龍頭企業和高科技企業,圍繞竹日用品、竹纖維、竹纏繞及竹建筑材料等“以竹代塑”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引進雙槍科技毛竹綠色循環、泛竹科技高端一次性出口竹筷和高溫竹炭等竹產業項目17個。
在“走出去”方面,宣城市不斷豐富消費場景、拓展消費市場。打造“以竹代塑”零碳綠色生活館,展銷各類“以竹代塑”產品,普及“以竹代塑”理念。在“徽采云”平臺上架“以竹代塑”辦公產品200余件,在酒店、民宿開展竹洗漱用品推廣,目前已有42家酒店、星級民宿簽約訂購產品27萬套。
發揮區位優勢,宣城市圍繞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竹鄉畫廊”等項目建設,打造笄山竹海、盧湖山水等一批竹林旅游和科普基地。加強竹文化的挖掘和傳承,開發竹扇非遺工坊等竹產品體驗項目。推動明德竹扇、唐氏竹編等企業與旅游企業、電商、民宿等深度融合,拓寬竹產品營銷途徑。
同時,宣城市多渠道開展品牌宣傳,通過組織企業參加2024第六屆上海國際竹產業博覽會、參加第二屆世界林木業大會等活動,為企業搭建平臺,提升品牌影響力。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以竹代塑”產業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