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全國黨報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聯動報道組記者來到湖北英山。雖然春寒料峭,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卻是一派火熱景象。
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走進園區,正在開展“重走長征路 共筑中國夢”主題研學活動。
該園區自去年11月1日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前來參觀的干部群眾2萬余人次。
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也是保護傳承弘揚長征精神的創新之舉。
湖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強調,“高質量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
2019年12月,湖北段建設工作正式啟動。到目前,英山園區建成開園,其他項目正加快推進。
今年是紅軍長征出征90周年。全省上下正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建設好、利用好,用長征精神激勵干部群眾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牛背脊戰斗紀念碑
規劃好——
全省按“一核三區五園”布局推進
湖北是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誕生地,為長征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紅軍長征的四支隊伍中,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都誕生于湖北。
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是中央賦予湖北的一項政治任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我省加強統籌領導,按照湖北段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省委宣傳部認真履行牽頭職能,推動形成了湖北段建設“一盤棋”工作格局。
我省精心抓好湖北段規劃編制,納入“十四五”規劃。湖北段主體建設范圍包括黃岡市英山縣、隨州市隨縣、十堰市鄖西縣和恩施州宣恩縣、咸豐縣、來鳳縣。
自湖北段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我省圍繞“一核(鄂豫陜核心保護展示區)三區(黃岡文旅融合區、十堰文旅融合區、恩施文旅融合區)五園(英山陶家河長征展示園、隨縣太白頂會議展示園、鄖西鄂豫陜革命根據地展示園、宣恩兩河口蘇維埃政府舊址展示園、咸豐紅二、六軍團忠堡戰斗展示園)”規劃布局,重點建設管控保護區、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四類主體功能分區,逐步形成了層次清晰、重點突出的湖北段建設保護格局。各相關地方和部門各負其責、協同推進,湖北段建設工作進展順利。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
建設好——
用長征精神打造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3月3日,湖北省中國工農紅軍鄖西王家坪紅軍小學建設現場,建筑工人趁著春日氣溫回暖,正加緊對新建紅軍小學教學樓進行立柱架梁、支模灌漿、鋼筋捆扎,全力沖刺3月底前封頂,9月投入使用。該項目是鄖西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建設涉及面廣、工作要求高、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湖北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各相關地方和部門,對重點工作進行細化分解,列出時間表和施工圖,一個一個項目抓,一個一個節點推,高質量推進湖北段建設。
在英山,全縣干部群眾用長征精神打造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英山園區項目線長、點多、單體建筑工程復雜,從征地拆遷到規劃設計,從工程施工到質量監管,從資金籌措到建成驗收……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英雄土地上的英山人民櫛風沐雨,攻城拔寨,勠力同心,盡銳出戰,跨越一個個“雪山”“草地”,征服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英山園區從“建”到“成”,僅用了一年半時間。
黃岡市在謀劃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黃岡有關項目時,除大力推動英山園區建設外,還大力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拓展區(紅安段)建設。
恩施州以長征國家公園為軸線串聯起全州重要的紅色旅游景點,指導有關縣市謀劃了一批標志性文化工程,著力打造精品紅色旅游線路。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英山園區全景
利用好——
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力量
“賡續紅色血脈,傳承長征精神?!比ツ?1月1日,湖北省首個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園區在英山縣陶家河鄉建成開園。紅二十五軍將士親屬代表、軍史黨史專家學者、來自長征沿線各市縣的干部群眾數千人,共同學習、體驗紅軍歷史,教育、激勵自己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長征精神是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讓紅色歷史成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身邊的歷史”。
幾年來,湖北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大力推動全省各地保護好、運用好長征紅色資源,向廣大干部群眾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
鄖西縣在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中,狠抓紅色文化研究和紅色文物收集征集,依托專家團隊力量,編撰《鄂豫陜革命根據地創建暨紅二十五軍長征轉戰鄖西史料叢書》,面向全國收集、征集、復制紅二十五軍長征和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紅色文物及史實資料,讓紅色故事永續流傳。
隨州市隨縣在太白頂風景名勝區建成的紅軍廣場、紅軍教室、紅軍宿舍、紅軍食堂、軍事拓展體驗基地、紅二十五軍革命歷史展覽館等設施成為鄂豫地區干部群眾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
紅色歷史激勵前行路,長征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