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著力打造“多彩資規”黨建品牌,推動全系統黨建“服務中心、建設隊伍”重點任務落到實處,把黨支部建設成凝聚人心、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戰斗堡壘。
模式再創新 真心服務解民憂
在創新模式方面,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突破傳統模式,以新模式、新途徑、新機制,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例如,在今年的工作中,局機關第四黨支部以“新心相印 綠色守護”為品牌名稱,秉持“加大改革突破力度”品牌理念,創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新途徑,推出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新舉措,一是建立“自主+委托”的入市機制。建立事項民議、地價會審、結果公示、分配公開的民主決策機制,按照不同情況分類明確入市主體,首創鎮街農村土地整備公司委托入市制度。二是創新“存量+產業”的土地盤活方式。全域統籌謀劃空間資源,建立存量土地盤活機制,推動各村因地制宜謀劃產業發展和業態培育方向,統籌協調入市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三是構建“規范+公開”的市場交易規則。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基準地價體系,統一交易規則,創新混合入市,允許分層分用途入市,重點用于民生產業項目。截至目前,兩輪試點累計完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57宗,盤活土地資源395.5畝,成交價款4.17億元,給村集體帶來直接收益2.09億元。2024年3月,由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報送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成功入選了2023年度全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22項典型經驗名單。
效能再提升 用心提速破紀錄
在提升效能方面,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同樣不遺余力。例如,局機關第四黨支部秉持“提升資源管護水平”品牌理念,充分發揮“黨員先鋒突擊隊”的作用,在江赤公路報批工作中勠力同心,刷新義烏公路項目審批速度新記錄。 一是化解癥結難點。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赴鎮街對接指導,協調解決項目存在未批先動工的違法情況,為用地報批打好基礎。二是專人跟蹤服務。采用“一對一”服務模式,專人指導服務項目主體開展資料報送,期間為解決項目涉及生態保護紅線和南江省級濕地公園的問題,多次論證并向上爭取,最終取得了上級同意占用濕地意見。三是并聯審批提速。為加速推進項目開工建設,資規局主動擔當,通過并聯辦理壓縮時間:在開展征地時,同步開展占林許可審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審批登記、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備案、違法用地處罰等前置審批工作。征地前期工作完成后僅用7天就完成了組件上報省政府審查,提升了用地報批效率。
管控再優化 盡心保障助發展
在優化管控方面,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斷精益求精。例如,局機關第二黨支部秉持“金色發展 一繪到底”品牌理念,加強項目全流程要素保障,全力做好“保”的文章,不斷向上要空間,服務工業企業擴容增產,助推全市經濟良性健康發展。通過修編出臺《關于優化工業用地規劃管控要求的意見》,開展工業區基礎市政承載力分析研究,科學合理評估、引導工業區內擬改擴建企業的規劃指標確定,在保證企業供水、排污、供電、消防等承載力允許范圍內,有效提高企業開發容量。產業用地容積進行調整后,可通過新建、擴建、拆建或三種方式組合的路徑實施。截至今年三月底,共辦理工業改擴建規劃條件35宗,涉及工業改擴建總用地面積約950余畝,規劃新增建筑面積154萬平方米,幫助企業節約成本約17億元。
其他各黨支部分別以“原色服務”、“靛青智慧”、“橙心為民”等品牌名稱,圍繞支部工作特色和主題,同樣通過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效能、優化管控機制等方式,提升黨建對中心工作的促進力,共同開創自然資源和規劃機關黨建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