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阿木爾林業局以民生穩局為目標,結合一線條件改善工程,將管護站提檔升級工程納入民生實事之一,重點突破、梯次推進,實現從滿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品質轉變、從“過得去”到“過得好”蝶變,徹底改變了基礎設施落后局面。
住房,實現安居夢
驅車駛進111國道、331國道和218省道,一座座嶄新的管護房在大森林里十分亮眼。
而在幾年前,這些管護房還是木結構、鐵板房,歷經多年風雨侵蝕,出現了破損、開裂、透風、漏雨等問題。
林業局結合“四下基層”,深入管護站開展沉浸式、體驗式調研,實地感受一線工作環境,實施管護站提檔升級工程,讓管護員由“過得去”向“過得好”轉變。
地處111國道旁的長山林場阿塔交界管護站,每天過往車輛絡繹不絕,既是林業局的窗口與門戶,也是把守老加漠路的咽喉與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022年起,林業局實施了一線條件改善工程,在阿塔交界管護站新建成磚混結構新房舍,替代原有彩鋼房,打水井、鋪步磚、安護欄、建菜園、種北藥,還在新房中分隔了臥室、廚房、辦公區和小火炕等。
阿塔交界管護站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時代的縮影。地處2-0干線的2-8線管護站,從前僅有低矮、狹小、簡陋的管護房,2023年改建后,管護房寬敞堅固、窗明幾凈。
如今,全局60座管護站絕大部分都得到更新改造。管護員住進了新居,臉上洋溢著笑容,工作熱情更高了。2-8線管護員楊占林高興地說:“管護站居住環境比家里條件還好,看好這片林使命更光榮、責任更重了。”
生活,實現現代化
管護員生活由“過得去”向“過得好”轉變,不但要住房環境好,還要實現生活現代化。
管護站遠在深山,解決用電需求是個大問題。為此,林業局經過多次實地調研,為管護站更換老化電瓶、太陽能基板,新增逆變器,提升太陽能基板功率,實現用電常態化。
阿塔交界管護站管護員潘國海的生活就發生了巨大變化:“林業局為管護站安裝了風電交換機,提升了太陽能基板功率,我們用上了熱風爐、飲水機、氣化灶、電飯煲、電炒鍋、電冰箱,還有電動巡護三輪車,幸福生活越來越甜蜜。”
林業局還為管護站安裝凈化水設備,并讓二十六站防火外站、靠前駐防專業隊隊員都吃上了放心水。
由于解決了水源難題,林業局鼓勵各管護站蓋起蔬菜大棚,種植茄子、辣椒、黃瓜等,吃上了新鮮蔬菜。
昔日,用電都要想著節省,恐怕太陽能蓄電不夠用。如今,各種家用電器用上了,新鮮蔬菜吃上了,網絡電視裝上了,每一個管護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了。
1-8線管護員張艷深有感觸地說:“管護站室內有了衛生間,以前不敢想。在站內洗個熱水澡的愿望正逐步實現,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
職能,實現新發揮
如何將“三綠并舉”“四庫聯動”“林區三問”等生態文明思想,與管護站提檔升級工程結合起來?
林業局深入調研后,對管護站提出了生態保護、宣傳引導、服務保障、增收致富的新定位、新要求。
一品一站一特色,是林業局對管護站提檔升級工程的要求。為此,各林場圍繞生態保護,全力打造以自然教育、自駕營地、森林防火等為主題的管護站,使得每個管護站有看點、有品位、有內涵。
“要想辦法增收致富,不能抱著金飯碗要飯吃,不能守著金山銀山過窮日子。”這是林業局對實施管護站提檔升級工程的鄭重承諾。
林業局結合打造“大北極旅游區”北部重要節點,著力強化經營意識,鼓勵管護員積極發展旅游產業,當導游、做宣傳、搞服務、賣產品。
依西林場1-0干線管護站管護員周慶文夫婦誠懇服務游客,在2024年2月末一度登上上海東方衛視《極限挑戰》欄目。興安林場金環島管護站管護員胡少杰借助“龍江第一灣”旅游熱度,銷售果干、黃芪、黑木耳、山苞米等林下產品,2023年增加收入2萬多元。
工作生活環境變了,職工精神面貌變了。阿木爾林業局堅持一切從一線職工現實需求出發,讓一線職工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以件件民生實事為林區改革發展添磚加瓦。
上一篇:甘肅平涼迎來蘋果豐收甜蜜季
下一篇:四川平昌聚“椒”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