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湖南林業經濟經受住壓力測試,顯示了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的生機活力。2020年,湖南林業產業總產值預計5290億元,同比增長5.2%。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林業產業由弱到強,由傳統到現代,由賣木材到賣景觀,全省林業經濟完成了以木材采伐為主向綠色生態全產業鏈的轉變。湖南林業產業總產值持續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新業態不斷發展。
湖南林業產業緣何逆勢增長?哪些模式值得借鑒?
縱觀湖南林業產業,這70年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4個階段、數次轉變,從中可一窺發展軌跡,發掘可復制的湖南經驗。
第一個階段是1950-1978年,即傳統林業發展階段。這是為國家工業化提供積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過程。
第二個階段是1978-1999年,湖南林業產業總產值從20億元增加到190億元,增長近10倍。這期間,湖南進入恢復振興林業產業化階段,形成以家庭經營為基礎的雙層經營體制,放開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價格,第一產業飛速發展,第二產業由單一木材加工發展到林產工業領域,以森林旅游作為突破口的第三產業方興未艾。
第三個階段是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湖南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進入戰略轉型階段。2010年,湖南林業產業總產值達1150億元,成為全省繼重型機械、有色金屬、鋼鐵等之后第八個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行業,實現了湖南林業建設的新跨越。其中,以油茶、毛竹為主的第一產業年產值達411億元;木竹漿紙、人造板、家具制品、林產化工、森林食品、森林藥材等六大支柱產業年產值達484億元;第三產業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為依托,以生態旅游為特色,年接待游客超過3000萬人次,年產值達255億元。
第四個階段是2011-2020年,也是湖南林業產業高速增長的第二個10年,總產值由1150億元增長到5290億元,10年又增長5倍。其間,湖南在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調控高耗能傳統行業、鞏固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重點發展可再生、可循環的農林優勢產業,尤其著重發展油茶、花卉、南竹、家具、森林旅游、林下種養等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綠色產業。2016年,湖南林業一二三產業產值均突破千億元大關,圓滿完成“千億產業培育行動”目標。
2018年后,湖南培育了一批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著力打造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游、林下經濟四大千億元產業。
“油茶花兒開,天地一片白”。伴隨著歌曲《油茶花開》,記者一行沿著邵陽縣塘渡口鎮塘坪村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連綿起伏、油綠青翠。
“1100畝油茶基地能帶動640名貧困人口年均增收3000元。”在油茶林里,記者見到了油茶種植大戶周根生。目前,他創建的怡悅油茶專業合作社已在邵陽縣11個鄉鎮、36個村新造油茶林1.3萬畝,其中3000多畝已掛果。
在邵陽,像周根生這樣的種植大戶還有很多。邵陽現有油茶種植企業24家、專業合作社116個、100畝以上種植大戶382個,建立了3000畝全國油茶標準化示范基地、580畝油茶新品種示范基地。
邵陽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劉豪健說,享有“中國茶油之都”“中國油茶之鄉”美稱的邵陽縣,擁有數千年油茶種植歷史。全縣油茶林總面積70.6萬畝,年產值26.26億元。“邵陽茶油”納入首批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評估價值達28.28億元。
全球茶油產量95%以上來自中國,中國茶油產量近一半來自湖南。湖南既是油茶大省,也是油茶強省。近年來,湖南把油茶產業放在培育四大千億元產業的位置,推動形成衡陽、永州、湘中等7個區域油茶產業集群,著力發展永州伊園等油茶產業示范園、常寧等48個國家油茶重點縣,培育中國馳名商標9個。2019年,湖南油茶林總面積達2169.8萬畝,茶油年總產量達26.3萬噸,年產值達471.6億元,油茶面積、茶油產量和產值等3項指標穩居全國第一。
上一篇:中國林草“十三五”成績單
下一篇:中產聯標:三項團體標準準予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