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被譽為“東方油橄欖”。雖是中國特有的、品質上佳的木本油料, 但10多年前全國油茶產業產值僅僅約80億元。如今,我國油茶產業總產值已超過千億元。
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在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油茶產業作為林草業脫貧攻堅的中流砥柱,有效帶動全國近200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成就了千億林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糧油安全、生態建設的“重要法寶”,油茶產業發展背后,承載著無數林草人的辛勤耕耘,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油茶產值10年增長逾14倍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已有2300年的栽種歷史,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廣西、福建、廣東、湖北、貴州、河南、四川等省(區、市)。統計顯示,歷經10余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油茶種植面積達6800萬畝,高產油茶林1400萬畝,總產量逾62萬噸,總產值1200億元左右,是2009年81億元的14倍多。
10年間,油茶產值超14倍的增長,與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中央各有關部門及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國家林草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息息相關。
2006年12月,國家林業局下發《關于發展油茶產業的意見》,2009年7月,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此后,全國油茶分布省區也紛紛編制當地的油茶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油茶產業發展意見,從政策、資金和保障上全力支持油茶產業發展。
2014年末,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重點發展油茶、核桃等11個木本油料樹種。隨后,全國15個省區黨委政府都印發了省級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支持油茶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
2020年,中央財政將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納入支持范圍。國家林草局發布了《油茶產業發展指南》,15個油茶主產省區印發了省級油茶產業發展規劃。同時,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突破,國家林草局和湖南省共同推進“中國油茶科創谷”建設,匯聚創新要素,加快人才培養,打造國際一流的油茶科技創新中心。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黃家培、王能軍聯名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油茶產業發展的建議》的提案,致力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油茶產業、滿足人們對茶油的需求等。
政策意見為油茶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預計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將達到9000萬畝,完成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2000萬畝,茶油年產量達到200萬噸,產值達到4000億元,解決2億人口的吃油問題。
茶油是糧油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0多年前,我國南方已經將茶油作為食用油。油茶種子含油率高,從種子提取的植物油稱山茶油,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被譽為“液體黃金”。
2019年,我國食用油的食用消費量達3500多萬噸,但自給率僅占三成左右。一方面,當前國際糧油經貿形勢復雜多變,國際糧油價格日益上漲,特別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農產品生產供應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我國主要食用植物油供給安全形勢嚴峻。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食用植物油需求呈剛性持續增長趨勢。
恰好,油茶具有獨特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加強油茶林培植,大幅度提高茶油產量,能有效緩解油料供需矛盾和進口壓力,還能置換出種植油料作物的耕地,改善人民群眾膳食結構,助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食品安全戰略。
油茶還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茶枯餅、茶皂素、茶籽殼及加工剩余物,可用于日用化工、醫藥、有機肥、飼料、農藥等領域。茶枯是油茶籽經壓榨出油后的固體殘渣,內含大量多糖、蛋白質和皂素,可進一步利用,可提取殘油和皂素,還可用作飼料,制作拋光粉。油茶皂素是一種很好的表面活性劑和發泡劑,有較強的去污能力,不僅廣泛用于化工、食品和醫藥等行業,還可用于生產洗發膏、洗滌劑、食品添加劑、凈化劑和滅火器中用的起泡劑等。
10余年來,為確保我國糧油安全,各級林草部門高度重視茶油產業發展,無數林草工作者披荊斬棘,發揚釘釘子精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為油茶產業健康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現今,油茶良種選育及品種結構調整成效明顯,油茶產業實現多次增值多重收益,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態勢良好。2019年以來,15個油茶主產省(區、市)共改造低產低效林364萬畝。許多地方茶油畝產量已由過去的3-5公斤提高到20-30公斤。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8億元資金,重點支持江西、湖南、廣西等8個省區開展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
油茶帶動近200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油茶產業發展,與廣大群眾的認可與支持密不可分。
油茶樹適合在貧困山區發展,結果期可持續80-100年,進入盛產期的良種油茶,每畝收益可達3000元以上,是促進林農脫貧增收的關鍵部分。
近年來,油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新突破。通過創新各類油茶產業經營模式,企業和林農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破解了“有山無力造、有力無山造”的難題,實現企業和林農共同受益,有效帶動全國近200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特別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民工外出務工受到影響,更多農戶選擇在油茶種植、采摘、加工、銷售等方面務工,實現了山上上崗、家門口就業。
“十四五”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的重要時期,保證脫貧人口不返貧,關鍵看產業發展。推進油茶產業發展,有助于實現生態美、百姓富,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通道,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形成鄉村經濟綠色發展的長效機制。國家林草局將著力實施油茶質量提升工程,提升油茶產業科技創新水平,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油茶品牌,促進油茶產業市場健康發展,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模式,推動油茶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亮點和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名片。
上一篇:營地教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下一篇:安徽推出“林長制國元護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