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陜西省寶雞市以實施“521”林業科技示范工程為載體,整合林業科技資源,聚焦林業提質增效,持續加強林業科技推廣示范工作,新建科技示范點25個,完成示范推廣面積4.895萬畝,培養林農技術骨干(能手)23人,較好完成了省林業局下達的年度科技示范推廣任務,為推動全市生態修復、林農增收致富發揮了支撐作用。
一是抓建示范典型。寶雞市和各縣區林業站集聚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主體優勢,建示范點引領發展。市林業站實施千陽縣鮮食核桃豐產栽培示范項目,建立鮮食核桃豐產栽培示范園1030畝;太白縣在鸚鴿鎮流沙崖、柴胡山、鸚鴿街、瓦窯坡4個村,整形提升核桃示范面積2000畝;麟游縣實施核桃園品種改良、高接換優1320畝;眉縣在湯峪鎮樓觀塬村示范發展太白山中草藥3000畝;渭濱區爭取省級財政資金100萬元,扶持花椒標準化示范園建設。全市新建核桃、花椒、甜柿子、山楂等經濟林栽培、整形與病害防治科技示范點18個,紅豆杉、白皮松栽培與病害防治示范點2個,林下種植養殖標準管理示范點4個和草地修復保護示范點1個,起到了較好的輻射帶動作用。
二是抓好技術推廣。各市、縣區林業站針對關鍵性技術問題,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模式探索。市林業站組建鮮食核桃科技團隊反復比較試驗,成功攻克鮮食核桃人工授粉“取、藏、授”關鍵技術,破解了鮮食核桃坐果率低難題,并實施鮮食核桃人工授粉試驗示范100多畝;牽頭組織推廣了核桃、花椒豐產園綜合管理、災害防控、整形修剪、科學施肥 “四大一膜”、地布覆蓋等抗旱保活豐產建園技術,以及核桃小吉丁蟲、舉肢蛾等主要病蟲害防治、花絨寄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草復壯撫育修復等技術,推廣面積5000多畝。各縣區圍繞經濟林提質增效、苗木繁育、林下種植養殖、生態治理等加大技術示范推廣力度,千陽縣引進推廣紅仁核桃嫁接改良技術,在張家塬鎮南灣嶺村實施紅仁核桃枝條嫁接150畝;鳳翔區主抓花椒和花椒芽菜栽后澆水、除草、拉枝、修剪等管護技術措施落實,全區花椒芽菜的平均成活率達到85%以上;隴縣在天成鎮關山村推廣草地修復施肥復壯保護技術,在對項目區草地資源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科學施策,雨天增施磷酸二銨復合肥,促進林草根系生長。
三是抓實培訓服務。各市、縣區林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村組,采取集中培訓、專題講座、現場講解、實地操作示范的方式,為林農增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市屬林業技術單位開展“百名專家人才下基層”和鄉村振興花椒豐產栽培技術合力攻堅活動,及時推送先進技術,并特邀省林業站、省森防站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教授深入縣區開展培訓活動。各縣區整合林業技術人員、農民技術骨干組建技術服務隊,送政策、送物資、送技術到田間地頭,為林農提供精準服務。全市各級林業部門累計開展各類技術集中培訓47場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3000多份,培訓林農1500多人;免費發放各種化肥230多噸、藥物7500袋(瓶)、覆膜地布8.5萬米,購配噴藥機、施肥機、除草機等農機具12臺(件),受益群眾 800人次以上。
“521”林業科技示范工程是陜西省林業局部署的“十四五”重點林業科技示范工程,每年在全省完成各類技術示范推廣面積50萬畝,建立林業科技示范點200個,培養技術能手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