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草原監督管理站組織調研組到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縣和廣南縣開展草原生態修復及草原監測工作調研。
文山州為云南省石漠化集中分布區域,巖溶石漠化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的43.1%。在富寧縣歸朝鎮調研組對2021年實施的草原生態修復項目2000畝進行實地考察,項目種植的優質牧草雀稗已逐漸形成優勢種,在恢復草原植被的同時每年可為當地草牧業提供優質牧草300噸左右,解決了當地畜牧養殖飼草飼料短缺的問題,經監測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增加了10%以上,石漠化草原生態修復成效顯著。
調研組針對廣南縣2023年草原生態修復項目開展現地指導。廣南縣2023年計劃實施草原生態修復面積2000畝,目前該縣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前期工作準備。調研組指出,從全縣來看,草原生態退化區域主要集中在畜牧養殖區,該區域要做好草畜平衡管理,同時要規劃為草原生態修復的重點區域。在草種選擇上應與當地畜牧業發展有機結合,本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顧”的原則,既解決草原生態修復問題也解決當地牧草短缺問題,做到生態修復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為國土綠化和鄉村振興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