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林業大縣,近年來,三都水族自治縣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立足“生態立縣”戰略,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探索形成了“國儲林+林下中藥、生物顆粒、食用菌類、木材加工”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助推林下產業高質量發展。
做好“國儲林+林下中藥”文章。依托三都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采取“國有企業+社會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國儲林藥經濟,種植土茯苓、靈芝、草珊瑚等中藥材,做活林下經濟,實現“以短養長、一林多用”的林業發展之路。截至目前,已種植650畝林藥作物,畝產值可達1萬元以上。
實施“國儲林+生物顆?!惫こ?。利用縣內林木加工邊角廢料、農作物秸稈和采伐撫育剩余物等為原料,加工制成生物顆粒燃料,用于茶葉加工烘干及家庭烤火取暖等燃料,實現“變廢為寶”。截至目前,共完成生物質顆粒加工10000噸,年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
推廣“國儲林+食用菌類”產業。將國儲林項目所間伐的非目標樹種及闊葉樹種枝丫加工成為食用菌菌棒,生產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形成“間伐枝丫—食用菌—菌渣—有機肥—林下產業”綠色循環產業鏈。截至目前,食用菌年產值可達132萬元,生產出的750噸有機肥可用于國儲林苗木施肥。
提高“國儲林+木材加工”效能。利用國儲林項目間伐大于12公分的馬尾松通過精深加工成木生產產品,打破傳統單一銷售模式,提高原木附加值,實現生態板自動生產線投產,吸引群眾進廠務工。截至目前,實現年產量4萬立方米,年產值達1.2億元,群眾進廠務工月收入在4500元以上。
上一篇:石阡實施森林撫育 讓青山更綠
下一篇:一座淹沒在森林中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