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河北省林業和草原技術推廣總站以“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為主題的科技周活動第二站來到邢臺市內丘縣南賽鄉南賽村,邀請了邢臺學院王僧虎教授現場講授野生酸棗撫育及栽培技術,為棗農獻上一場技術大餐?;顒蝇F場,來自周邊酸棗種植戶和企業家共60余人前來聽講,王教授從酸棗種植、嫁接、修剪等方面為大家傳經送寶,并手把手為棗農進行修剪技術指導,面對面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表示,本次學習讓他們對今后酸棗的發展前景和努力目標有了新的認識,管理方法和栽培技術得到了新的提升,大家對發展酸棗更有信心了。
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是全國最大的酸棗產業集散地,是邢棗仁的主產地和原產地,素有"世界棗仁看中國,中國棗仁看內丘"之稱。
科技周舉辦地所在的南賽鄉就在充分利用荒山優勢的基礎上,發動種植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吸收社會資金參與投資,采取清棵定植、品種改良、科學管理等措施,謀劃了以內丘縣公子峪生態園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南賽鄉酸棗萬畝基地”建設。
南賽鄉酸棗萬畝基地一期投入項目資金2200萬元,種植酸棗220萬棵,建設倉庫、曬場、辦公室等設施。
該項目已培育了北賽、東營、神頭優良酸棗種植基地。其中東營酸棗基地約1800畝,輻射石流河、東營、郭家溝,自選品種40 萬余棵。神頭酸棗基地約2200畝,輻射報子口、菩薩嶺,自選品種48萬余棵。北賽酸棗基地約2500畝,輻射北賽、張家賽,自選品種55萬余棵。
目前正在打造的南賽村酸棗基地,輻射南賽、寺溝、石門,占地3600畝,已種植酸棗1500畝。根據科學規劃,此基地共劃分3個品種,分別為太行一號、太行二號、靜心二號。該基地負責人閆振國介紹,萬畝酸棗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酸棗2萬噸,畝均增收5000-10000元。
內丘縣的酸棗資源極其豐富,現有野生酸棗面積20萬余畝,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區或丘陵;規?;N植的酸棗2.5萬畝,為內丘縣的酸棗仁加工業長足發展保證了貨源。全縣酸棗仁加工戶有800多家,成規模的加工戶有100多家,從業人員達10000余人,每年可加工酸棗12-18萬噸,生產酸棗仁3000-4000噸,產值在7億余元,加工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輻射帶動周邊縣區達2萬多人就業,昔日不入群眾“法眼”的酸棗樹成了“搖錢樹”。
內丘縣在充分保證酸棗產量高、質量優、貨源足的前提下,制定酸棗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引進優質酸棗深加工企業,建設酸棗產業園區,優化酸棗產業發展模式,帶動“邢棗仁”市場的長遠發展,使小酸棗成為丘陵淺區的富民大產業,打牢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上一篇:科技防沙治沙 助力防沙帶建設
下一篇:呂梁嵐推進沙棘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