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以“百村示范,千屯推進”行動為載體,打造村莊綠化示范品牌,通過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村莊綠化示范村的典型帶動,全省村莊綠量持續增加,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綠化、美化、香化、凈化、彩化“五化”作用進一步彰顯,生態系統質量不斷提高。
一是精心謀劃,統籌推進村莊綠化示范建設。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持“科學、前瞻、特色、長遠”的原則,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強化頂層設計,全力推動村莊綠化美化工作。建立了村莊綠化示范村評價體系,印發了《“百村示范,千屯提升”推進方案》,科學指導村莊綠化示范建設。目前全省13個市(地)共打造了320個具有北方特色的省級村莊綠化示范村。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有關要求,將龍江森工集團亞布力林業局公司寶山林場等10個國有林場納入村莊綠化示范建設范圍,實現國有林場與地方村屯同步推進、協同發展。
二是因地制宜,不斷豐富村莊綠化模式。根據村莊的位置、自然、經濟和社會狀況,因村而宜,不斷探索出紅色教育基地、通道綠化、鄉村旅游、園林綠化、經濟林果等符合龍江農村實際的村莊綠化建設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學習、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樣板。牡丹江市七里地村依托林海雪原,將紅色景觀和綠化景觀融合,打造紅色文化旅游線路;齊齊哈爾市吉斯堡村以建設“幸福達斡爾族村寨”為核心,打造“林水相依、綠水相融、村容整潔、街道綠化”的通道綠化新格局;伊春市北星村探索“留得住鄉愁”的生態綠化經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產業;綏化市雙利村踐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打造別具一格的鄉村園林綠化景觀;哈爾濱市光恩村立足優勢發展山桃、山楂等地產經濟林果,形成了綠色發展、產游結合、特色鮮明的經濟林果產業。
三是打造品牌,帶動全省村莊綠化全面提升。全省各地深入開展“百村示范、千屯推進”行動,著力打造龍江特色村莊綠化品牌。堅持以推廣使用鄉土樹種為方向,以護村林建設、街道綠化、庭院綠化、休憩場所綠化、廢棄閑置地綠化為重點,形成了鐵力市“一環兩帶三通道、點狀穿插建綠地、花果飄香進萬家”、海倫市“林下復合種植,建小苗圃、小果園、果樹一條街”、富裕縣“一村一品,一地一景,建設生態縣、園林城”、依蘭縣“造出綠色、造出產業,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打造林業特色產業”等多樣化村莊綠化品牌,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發展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