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廣東省河源市正按照國家《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要求,緊密結合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科學謀劃、理清思路,圍繞“擴面、提質、增效、強保”八字方針,扎實推進全市油茶產業發展。
“擴面”工作穩步開展 “提質”行動全面推進
在“擴面”方面,河源市全面完成了2024年新造油茶林10萬畝、改造低產林3萬畝、管護撫育3萬畝的任務。同時,河源市建立起“國家儲備林建設+油茶產業”的產業發展模式,將油茶作為國儲林建設項目的重要樹種,以此逐步擴大全市的油茶林種植面積。
在“提質”方面,河源市充分挖掘本地油茶種質資源,加快油茶良種采穗圃、育苗基地建設,積極選育推廣產量高、出油率高、抗逆性強的油茶良種。同時,實行油茶種苗生產和經營市場準入制度,嚴格把好油茶種苗質量關,堅決杜絕不合格苗、實生苗用于造林,確保新造、低改油茶林使用國家或省級審(認)定的油茶良種率達 100%。
在提升油茶加工質量方面,推進油茶小作坊升級改造、油茶生產加工企業兼并重組,以“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為切入點,著力打造油茶主副產品的貿易、加工、包裝、銷售全鏈條發展模式,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
“增效”成果逐步顯現 “強保”措施不斷完善
在“增效”方面,河源市加快油茶文旅產業發展,定期舉辦油茶主題文化節,重點圍繞油茶產業規模、品牌培育、科技創新、市場開拓、營銷推介等進行宣傳;充分挖掘油茶歷史、油茶文化、油茶功效等內涵,推出以“油茶”為主題的旅“油”觀光帶,培育一批美麗休閑鄉村、特色小鎮、精品農莊、鄉村民宿和康養基地,并打造集觀賞茶花、生產體驗、品鑒茶油、鄉村民宿于一體的旅游觀光路線,深度挖掘油茶產業的產業鏈條。
河源市加快油茶品牌建設,通過“客家文化+油茶故事”的方式,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河源油茶故事,培育“萬綠河源山茶油”區域公用品牌,為河源茶油品牌注冊國家認可的“身份證”,為其走向全國市場奠定堅實基礎。河源市加快精深加工產業發展,推動美林集團油茶加工中心建成投產,首期工程年產3500噸茶油生產線預計春節后試投產;充分挖掘油茶潛在功能,加強油茶護膚品、茶皂素等衍生產品研發,延長油茶產業鏈,推進油茶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實現油茶產值倍增。
在“強保”方面,持續推進《河源市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化提檔升級行動計劃(2021—2025年)》《河源市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實施方案》政策落實,在種植、加工等方面以獎代補,推動油茶產業“接二連三”發展。同時,河源積極探索金融保險扶持。建立政策性油茶保險制度,積極引導油茶經營主體參加森林保險,并認真落實保費補貼政策,探索建立規范有序、保障有力的油茶林保險保障體系,有效幫助廣大中小油茶經營主體規避自然災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