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持續深化“挖潛增綠”,不斷擴展造林空間,在全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二龍回族鄉創新試點,積極探索“庭院經濟”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木本油料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創新合作模式。結合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利用“四旁”隙地實施“百村千樹”行動,創新“企業+農戶+項目”機制,全托企業5年“栽、管、養”,產生經濟效益后移交農戶,推動“庭院經濟”落地生根。目前,已栽植薄殼山核桃6000畝,預計人均年增收達2000元。
強化要素保障。持續深化“一改兩為”,為企優環境,為民辦實事,協調解決林農糾紛,保障“四旁”用地。圍繞科技興林,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人才優勢,持續開展“送技下鄉”活動,廣泛科普宣傳“庭院經濟”,上門入戶指導農戶薄殼山核桃栽植管護、林下種養、林產品包裝銷售等,累計開展技術指導10余次,服務農民120人次。
推動復合經營。強化頂層設計,做好產業規劃,推動復合經營。合理利用薄殼山核桃林下空間,盤活“閑置資源”,創新特色瓜果蔬菜、園藝盆景花卉、家禽養殖等立體種養模式,發展庭院手工藝、特色民宿等產業。依托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虞姬墓”,帶動“庭院旅游”發展,打造集采摘、美食、休閑等為一體的“碧根果”庭院示范區。?
上一篇:標準化引領油用牡丹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四川廣元創新推行核桃“雙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