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武隆區國有仙女山林場森林經營總面積11萬畝,在保護森林資源的前提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把林區變景區,產品變產業。目前,已累計接待游客近3000萬人次,每年解決直接就業1000人,間接就業2萬余人,帶動相關產業收入30億元,助推山區林區共同富裕。
筑牢生態旅游發展根基。在生態保護方面,仙女山林場注重提升林草資源培育修復水平,每年投入大量資金開展林草資源提升行動,累計實施造林更新、珍稀樹種培育、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復等7萬余畝,實施草場更新4500畝,確保了森林的可持續利用。同時,林場不斷提升災害防治能力,建成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全自動草原生態監測站、生物防火隔離帶30公里,有效保障了林區的生態安全。提升生態保護宣傳力度,每年利用植樹節、愛鳥周、世界濕地日等開展生態保護公益宣傳,公眾及游客生態保護意識明顯提高。
健全生態旅游服務配套。仙女山林場構建高效暢達的立體交通網絡,新建和改造仙女山生態旅游干環線公路,正式運營仙女山機場,目前開通11條航線,通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16個目標城市。探索構建“政府引導、市場參與、多元投入”機制,建成標準星級酒店和農家樂,設置生態旅游、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產品50余項,引入自然教育專業機構2家、自然導師10余人,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休閑娛樂、自然教育和研學康養產品。與此同時,完善林下經濟布局,實施中藥材產業發展項目。目前,已種植黨參、辛夷、杜仲、天麻等中藥材150畝,有力促進了仙女山森林康養產業和林下經濟發展。
打造生態旅游明星產品。創新產品體系,結合仙女山自然、人文資源優勢,每年舉辦森林音樂會、國際風箏節等大型活動。建成重慶市首個自然教育中心,設計森林科普、生存訓練、喀斯特地貌體驗等15項主題活動,建設互動式自然教育和運動體驗的仙女山樹頂漫步自然教育營地項目。目前,林場自然教育中心與公益機構、院校等合作開展各類主題活動300余場,服務青少年及公眾5萬余人次,開展各類暑期夏令營和親子營120余期,接納游客32余萬人次,成為重慶最佳戶外親子互動自然教育體驗基地。
下一步,仙女山林場將充分發揮國有林場專業技術、經營管理等優勢,盤活用好森林資源,采取“國有林場+科研機構+農戶”模式,開展場外合作造林、林下經濟,合作開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活動,進一步帶動林農增收致富。
下一篇:廣東公布首批森林城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