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與國家林草局2021年合作備忘錄的安排,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贊助、中國林科院資源所提供技術支撐的“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二期)日前在北京召開線上啟動會。國家林草局速豐辦、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國家林草局規劃院、中國林科院資源所、10個項目省(自治區)的速豐辦及16個國有林場、工業原料林企業、村社區的領導、專家共72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明確項目在未來4年時間內的主題任務,以“新一代人工林”生態系統管理理念為指導,開展人工林多功能可持續經營制度建設。從政策、技術、管理、應用相結合和政府與非政府協作的角度,開展人工林經營碳匯、經濟可持續、生態和森林認證技術管理規范研制以及示范林建設、案例研究、人員培訓、宣傳交流等活動,促進國家儲備林可持續經營。
會上,資源所專家代表項目課題組就森林生態系統管理理念、人工林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人工林生態經營的業務運用作技術報告;森林經理與林業統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雷相東對資源所課題組為“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一期)項目研發的《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指南》進行解讀。會議還對合同等項目事項進行討論和安排。
2015年以來,資源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支持8個省(自治區)13個項目單位開展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能力建設,制定實施132項行動計劃,支持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面積26萬公頃,提出《國家儲備林可持續經營指南》行業標準、開展國家儲備林森林經營方案編制試點示范等工作,在促進人工林經營技術進步和國家儲備工程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下一篇:攻克關鍵技術助推木材工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