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妙高街道東門村,一架無人機僅用5分鐘就把65公斤毛竹從山上運送至公路邊。“單臺無人機日吊運量近10噸,效率是人工運輸的10—20倍,成本降低60%—70%。”現場技術人員介紹。
2024年12月,遂昌縣正式被列為浙江省共享林事服務中心試點縣,無人機吊運毛竹正是遂昌縣推進共享林事服務創新實踐的一個縮影。
在金竹鎮共享林事服務中心,油茶剝殼機、烘干機等現代化機械設備一應俱全,構成一條覆蓋林業生產全周期的機械化服務鏈。
“我們創新采用共享場所、共享機械、共享團隊模式,整合資源資金,協同提升裝備設施,為林農提供從耕種收機械化作業、林技指導、林機維修到烘干加工、倉儲冷鏈、林產品展銷的‘一站式’服務。以油茶剝殼設備為例,效率可達520公斤/小時,加上烘干機烘干,油茶籽制備周期縮短至3天。”共享林事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為打通山區林事服務“最后一公里”,遂昌縣創新構建“1中心+5分點”網絡布局,即以金竹鎮共享林事服務中心為樞紐,在妙高街道、三仁鄉等5個鄉鎮設立服務分點,可就近開展林事服務。
同時,上線“遂林事”微信小程序綜合數字服務平臺,集成勞務用工智能匹配、林機設備實時調度、林產品產銷直聯、政策咨詢AI解讀四大模塊,深度融合DeepSeek大語言模型算法開發的“浙林小二”智能助手,實現政策咨詢、作業方案生成等場景秒級響應。邀請24支技術林長團隊入駐平臺,提供油茶保花保果、毛竹采運規范等技術指導,實時在線回應林農需求。
在推進共享林事服務中心試點建設過程中,遂昌縣以發展低空經濟為契機,堅持“產學研用”一體推進,與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林科院、雙強(浙江)科創公司等協同開展校企、院企合作,培育省級林業機械裝備創新試驗基地,成功研制具有有害生物防治、山地監測、大載吊運功能的“浙林系列”無人機5款。依托雙強科創作為大疆公司UTC無人機培訓試點的資質,累計開展28期UTC培訓,培養370名專業學員,并聯合民航部門開展CAAC無人機培訓,13名學員參加培訓。
截至目前,遂昌縣采用無人機開展森林統防統治5萬余畝,吊運苗木20余萬株,吊運毛竹、疫木、肥料等3000余噸。遂昌縣生態林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以林長制為抓手,把推進共享林事服務試點縣建設作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落腳點,創新探索‘林事服務+機械化’林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借力數字化服務平臺,不斷推動林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