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門峽市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土壤失墑較重,對中藥材生產造成較大影響。三門峽市近日發布了中藥材生產技術措施,指導群眾科學應對高溫干旱天氣,確保中藥材生產質量。
抗旱保苗。在盧氏縣、靈寶市部分山區易出現因缺水導致中藥材生長減緩的情況,尤其坡地生長的中藥材可能會出現干枯、死苗現象,采取溝灌、澆灌等方式降溫保濕抗旱保苗。有技術條件的種植企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采用滴灌和噴灌方式,提升灌溉效果。灌溉時間選擇在上午9時前和下午6時以后進行,大面積種植菊花、艾草、黃精等中藥材的縣(市、區)注意避免在高溫時段大水漫灌。
降溫保墑。指導種植黃精、白及等喜陰中藥材的種植戶,及時做好遮陽防曬,并根據本地區光照角度和不同中藥材對光照的需求合理搭建遮陽物。田地灌溉后,在地表覆蓋5厘米至7厘米的秸稈等遮陽物,以減少太陽直射,降低藥株根際生長溫度并提高保墑效果。
科學抗旱。科學合理利用抗旱劑,降低土壤水分蒸發,增強土壤中的水分供給能力,最大限度提升中藥材抗旱能力。在中藥材葉面噴施抑蒸保濕劑,或在施加抗旱保水劑后澆水覆土,延緩水分干涸,增強藥材的抗旱能力。
綜合防治。高溫天氣會弱化中藥材對病蟲害的抵抗力,頻繁灌溉容易引發病蟲害,種植戶在加強田間病情防治和蟲情監測的同時,積極采取適宜本地區的防治措施,科學選用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植物源農藥,及時選用安全、對癥的藥劑防治根腐等病害。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