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粵桂協作·江川‘油’禮”為主題的2023年廣西三江油茶文化旅游節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多耶廣場開幕。活動通過粵桂非遺展演、油茶新品發布、油茶產銷簽約儀式等豐富形式,著力擦亮“江川協作”金字招牌,攜手推動三江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旅游節活動以“賞油茶美景、品油茶美食、享油茶文化”為主要內容,著力以“油”傳情、以“油”招商、以“油”興旅,展示三江油茶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推動當地加快建設高產油茶林,引進和培育油茶加工龍頭企業,全力打造“資源共享、品牌共建、市場共推”良好合作模式,共同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當天,三江油茶新品發布、三江油茶流轉及產權證發放儀式、油茶采收機贈送儀式和三江油茶產銷簽約儀式先后舉行,現場簽約項目包括三江縣油茶產業園建設、油茶全產業鏈合作、程陽八寨景區北區汽車營地及研學中心等。
活動現場還為觀眾傾情上演侗族大歌、粵劇表演、侗族器樂合奏、吳川飄色等粵桂非遺視聽盛宴。
在三江縣丹洲鎮龍萬山油茶基地,來自全縣15個鄉鎮的45名采果能手參加油茶采摘大賽。大家穿梭于果實累累的油茶林,通過機器賽道競速采果方式,現場展示三江油茶機械化發展成果,暢享豐收喜悅。
三江縣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油茶栽培歷史悠久。近年來,該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把油茶產業作為生態富民的支柱產業。
粵桂東西部協作以來,廣東吳川與廣西三江兩地著力在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監管、鏈條化加工、品牌化升級、市場化運作上下功夫,以工業化理念、產業鏈思維謀劃推進三江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壯大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暢通銷售鏈、打造服務鏈,讓三江油茶成為村民的致富樹、搖錢樹,成為粵桂協作和鄉村振興的“希望樹”。
目前,三江縣油茶種植面積61.7萬畝,油茶籽年產量超2萬噸,年產茶油4000余噸,年產值6.42億元(人民幣,下同),是廣西油茶種植面積最多、茶油產量最大的縣。三江縣先后榮獲“中國油茶之鄉”“全國100個經濟林(油茶)產業示范縣”“國家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等稱號,三江茶油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吳川、三江兩地聚焦油茶產業,通過投資辦廠、搭建平臺等方式,投入粵桂幫扶資金786萬元建設三江縣良口鄉安置區農產品加工車間、斗江鎮思歐村茶油加工廠,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輻射帶動當地民眾持續穩定增收。兩地還攜手將三江油茶等農特產品打造成吳川—三江粵桂協作消費幫扶主推產品,2021年以來實現消費幫扶9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