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佛手長得很不錯,個頭飽滿,顏色亮,吸引了不少廣東老板訂購?!?8日,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赤松鎮北山口村,村民邢寅生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說,按照一盆佛手50元左右的批發價來算,一畝地年產值超4萬元。
北山口村被稱為“中國佛手之鄉”,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佛手,種植總面積約1200畝。2022年,該村佛手產業鏈總產值超1.5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20萬元,人均收入超6萬元。
據悉,佛手是原產于熱帶、亞熱帶的植物,移栽至金東后需在繁殖管理、灌溉培育等方面“下足功夫”。因此,山口村的佛手產業幾乎“仰仗”于位于錢塘江水系東陽江主流赤松溪上的山橫橋水庫。
保證水源后,當地開始在品種上發力。早些年,山口村只有“青衣”一個品種,且產量不高。浙江省、金華市農科院專家入村指導后,當地現有“青衣”“千指百態”“招財”“錦上添花”等多個品種,年均鮮果產量明顯提高,市場價翻了四番。
此外,北山口村還通過流轉閑置土地和房屋,建設了120畝現代化佛手種植示范基地,用“5G+”智慧農業系統實現佛手種植、灌溉等全周期管理。每天,村民邢建冰除了照料自家的佛手,還會來基地務工,實現“家門口”賺多份收入。
“基地的果子(即佛手)大多數都是網絡銷售,以前佛手論筐買,現在論個買,還有不少網友希望在直播間指定佛手下單,專果專買,先到先得,像拍賣一樣?!毙辖ūf。
乘“直播電商”東風,北山口村目前已基本形成“村集體+種植戶+電商”的運行模式,從賣黃果轉變為銷售青果,佛手果醬、佛手茶以及佛手茶歇點心等衍生產品進入市場,當地以“培育—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初具雛形,帶動當地各年齡層次人員實現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