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將加快建設“無廢城市”,支持企業打造“零碳工廠”,全面落實雙碳戰略,推動三峽庫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著力塑造綠色崛起新優勢。
宜昌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5日召開,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澤江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了上述信息。
三峽庫區地理區位特殊,上連成渝經濟圈、下接長江中游城市群,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戰略節點。宜昌當前正錨定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總目標,加快推動三峽庫區綠色低碳發展,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現方式。
為此,宜昌市近年來深入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積極開展長江岸線生態整治修復,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筑牢長江中游生態屏障。同時,通過打好三峽牌、文化牌、生態牌,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宜昌市還積極探索磷石膏綜合利用,建設抽水蓄能、光伏發電和風能開發等項目,打造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傳統化工向精細化工裂變升級,發展數字經濟產業,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為經濟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據介紹,2024年,宜昌市將實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行動,加快推進水系連通,確保引水潤城工程一期建成投用,推進三峽水庫、沮漳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探索“水系搭橋”治理模式,建設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
同時,該市還將加快推動產業煥新升級,力爭新能源及高端裝備產值突破1000億元;集中資源做大做強柑橘、茶葉、畜牧、蔬菜四大優勢產業,壯大綠色富民產業;提升科技創新引領力,建強綠色智能船舶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平臺;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和綠色節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