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來百花香,阿哥帶妹育苗忙;尕苗長成‘搖錢樹’,助你致富奔小康。”時下,在素有“花兒故鄉”之稱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農村,時時能聽到這樣優美的話。
“尕”在甘肅方言中是“小”的意思,尕苗就是小苗。康樂縣近年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不斷調整種苗產業結構,實施“川苗上山”工程,引導農戶規模發展苗木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全縣外銷苗木571萬株,苗木銷售收入1.7億元,苗木主產區人均收入超過50%來自苗木生產與銷售。
康樂縣當地以林長制為抓手,突出抓好城鄉造林綠化、道路綠化、景觀綠化、中幼林撫育、退化林修復等建設,激發苗木產業發展新活力。目前,育苗產業覆蓋全縣110個村和72家苗木企業、專業合作社,苗木種植戶2萬多戶。統籌推進以云杉、油松、樟子松、新疆楊、山杏等為主的常規育苗,同時向碧桃、香花槐、牡丹、芍藥、金葉榆等美化樹種,造型白蠟、云杉、油松等現代藝術盆景苗木轉型。
2023年,全縣育苗3.18萬畝,存苗量1億多株,主要銷往西藏、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河北、陜西、北京等地區。
近年來,康樂縣在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堅持就地供苗、就地造林的原則,優先使用當地優良鄉土樹種,著力解決現有苗木存量,將國土綠化行動與消化解決滯銷苗木、助力群眾增收有效結合。2023年完成營造林7.57萬畝,栽植云杉苗木258.68萬株,騰退耕地3200畝,實現經濟收入7760多萬元。同時,吸納當地群眾參與苗木培育等勞動,帶動就業7.6萬多人次,增加勞務收入1000多萬元。
苗木產業不僅成為康樂縣經濟發展和農戶增收致富的一項重要支柱產業,更成為助力鄉村振興、改善生態環境的綠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