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傳來消息稱,作為山西全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試點,滹沱河(山西段)完成登簿,成為山西省首個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自然資源,實現“從0到1”的突破,標志著山西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打通“最后一公里”,為山西省全面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
據了解,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與一般不動產登記存在差異,是特殊的不動產登記。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制度,側重于生態功能,在產權登記的同時,還要記載清楚管制要求、自然資源狀況,處理好資源保護、監管、利用、碳匯等之間的關系。
近年來,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山西省財政廳、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山西省水利廳、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山西省地質勘查局密切配合、協同聯動,積極探索推進省內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作為山西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試點,滹沱河(山西段)于2023年12月15日完成登簿。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山西省自然資源總督察姚青林表示,滹沱河(山西段)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是山西省“守護綠水青山”黨建聯盟建立以來深度合作的生動實踐。該廳將進一步強化部門聯動、完善工作機制,扎實做好省級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為加快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凈的美麗山西夯實產權基礎,為山西省綠色低碳轉型賦能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提供堅實資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