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坤,工資62120元;吳顯新,工資53190元……”龍年春節臨近,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江根鄉上杉坑村首屆“兩茶”共富節現場,鄉賢鄭惟平為當地的“銀發藍領”們發放工資、分紅共計380余萬元。
上杉坑村與福建交界,是浙江最偏遠的行政村之一。“2013年,村里曾出現‘山荒無人種’的情況,大家也苦于尋找拓寬收入的渠道。”上杉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光海說,如今,村民們紛紛成了“共富能手”,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位置偏遠、產業薄弱、交通不便……當地如何破局?在胡光海看來,這得益于江根鄉利用“雙招雙引”“鄉賢帶富”兩把“金鑰匙”,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換通道,把鄉賢資源作為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筑好“產業巢”,引來“鄉賢鳳”。
胡光海介紹說,近年來,鄭惟平、周家道等鄉賢回鄉后把油茶產業做了起來,昔日鮮有人關注的山間野果“搖身一變”,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
如其所言,眼下,江根鄉以“老家喊你來吃飯”品牌活動為支撐,帶動老年人發展“兩茶”生態產業,項目投資超6000萬元,產值超2000萬元,為老百姓增收超1500萬元,增加集體經濟超200萬元,產業效益惠及浙閩邊界5鄉25村的500余名留守老人。
“每年到了采油茶果的季節,村里就會在福建、浙江等地臨時招工進行采摘,多的時候一天能有好幾百人上山。”鄭惟平說,為了采摘油茶果,四面八方的農戶都會來到這里,小山村也能凝聚起發展的大能量。
共同富裕在于物質富裕,也在乎精神富裕。除了過年發紅包,上杉坑村還為留守老人拍攝婚紗照。“村里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兩夫妻今年還補拍了婚紗照,特別開心。”當地留守老人周家福說。
“我們堅信鄉賢是邊遠山區縣發展的‘壓艙石’。”慶元縣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當地將不斷“以賢聚力、親賢促歸、選賢興村、敬賢禮士”,充分發揮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各項作用,譜寫共同富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