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鶴峰縣鄔陽鄉百鳥村油茶種植基地,人頭攢動。
一場縣林業局舉辦的油茶補植技術培訓正在進行,鄉親們聽得興致勃勃。一周后,7000株油茶新苗將在這里扎根“落戶”。
油茶樹生長壽命長,三年掛果、五年采收、七年進入盛產期,可連續結果七到八十年,經濟收益相對可觀。
鶴峰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0.11%。土壤富硒,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油茶種植自然條件優越。然而,過去,村民對油茶良種認識不到位,缺乏修枝整形、施肥的管理經驗和種植技術,油茶林產量很低,每畝只能產10多斤山茶油。
改造低產林、新造良種林是提高產油量的關鍵方法。
鶴峰縣林業局選用省種苗機構認定的良種種苗油茶長林4號、長林40號、長林53號,品種盛產期平均畝產48斤以上山茶油。該縣專門成立技術指導服務專班,依托省、州林科院,做好油茶育苗、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與指導工作。
發展油茶種植,加工是關鍵。傳統、粗放式的手工油坊已不適應現代人對營養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需求。鶴峰積極培育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引進油茶加工生產線,不但加工油茶鮮果,還探索油茶渣和油茶殼等廢棄物循環利用,打造油茶全產業鏈。
55歲的曾慶輝,原本在外地干銷售多年,因看好油茶市場前景,10年前返鄉成立了鶴峰縣繁星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公司引進三條油茶加工生產線和一條肥料加工線,年產茶籽4萬公斤,有機肥料生產能力3萬噸以上。
有了銷路,村民種植油茶也就有了盼頭。與此同時,鶴峰縣將種植油茶納入了各級黨委政府考核指標,實行以獎代補,進一步提高農民種植油茶的積極性。
百鳥村7組村民覃建國試種3畝油茶樹,去年成熟采收后,每畝收入1800元,加上政府對新種植的油茶戶每畝給予1000元的補貼兜底,每畝實際收入2800元。覃建國說,油茶長在套種的茶園里,這2800元算是茶園另外的收入,“種植油茶,有搞頭!”
如今,繁星公司一家企業,就帶動500多戶村民新造油茶林2000多畝,提升改造低產油茶林5000多畝,惠及1500多人增收。2023年,該公司收購油茶果20多萬斤,精煉茶油3.7萬斤,價值700多萬元。
在鶴峰縣連綿的山嶺上,越來越多的油茶樹被種下。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油茶樹低改面積1萬畝,新造油茶樹2萬畝,實現年產值2000萬元。
下一篇:黑龍江推動建設林草碳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