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國楊梅海外“出圈”的短視頻在不少社交媒體上熱傳。
在楊梅主要產地之一的浙江省仙居縣,有經銷商在不到一周時間內,將數百公斤楊梅出口到新加坡、阿聯酋和加拿大等地。一位來自寧波的楊梅種植大戶介紹,今年的楊梅出口價格高,在歐洲一些地方,規格比較大的楊梅每顆能賣10多元。
楊梅熱銷的背后,離不開仙居縣對這一產業的大力支持。仙居縣楊梅種植歷史悠久,全縣已發現13425株樹齡達數百年的古楊梅樹,部分樹齡超過1000年。30年前,仙居縣政府便意識到楊梅作為經濟作物的重要價值,鼓勵農戶大范圍種植楊梅。
楊梅每年產季只有1個月,最晚到7月上旬,不僅要躲避春寒,還要避開夏季多雨。以前采摘楊梅,農戶需要背著塑料筐和籃子爬上山,采摘時盡量保證梅子不掉在地上,否則就不能要了。一顆小小的楊梅,從枝頭抵達食客的舌尖,殊為不易。
近年來,仙居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楊梅全產業鏈建設為主線,制定出臺《楊梅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十條》,用好政策扶持,發力技術創新,加快楊梅產業轉型升級。
走進仙居縣一處果業專業合作社楊梅種植大棚,一顆顆碧綠的小楊梅掛滿枝頭。近幾年,當地農戶已將暖棚技術應用在楊梅種植上,而大棚智能管理系統顯示屏上,溫度、濕度等關鍵指標一應俱全。農戶打開手機的楊梅種植專用App,一鍵按下,大棚的噴霧系統開啟。不到1分鐘,大棚內已是煙雨蒙蒙,濕度大大增加。
恒溫、恒濕可以讓楊梅免受寒冷和多雨天氣的影響,比露天生長的楊梅早成熟15—20天。相較露天種植,大棚培育的楊梅個頭更大,味道更甜,汁水也更多?!艾F在大棚楊梅收購價格高時可賣到每公斤200多元。今年,我的10畝大棚楊梅賣了幾十萬元?!碑數匾晃晦r戶介紹。
此外,仙居縣還圍繞種質端、種植端、儲運端三方面發力,打造楊梅種質資源圃,成立楊梅研究中心,開展春季楊梅種植技術、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培訓,圍繞全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全面暢通楊梅產業“最先一公里”。
美味的仙居楊梅,通過政府、農戶、電商和快遞等各方努力,通過“農戶+合作社+電商”的高效模式,暢銷國內市場,遠銷阿聯酋、西班牙、新加坡、荷蘭、意大利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