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嫩芽吐綠。眼下,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首批春茶已進入采摘期,茶農們背著竹簍穿梭在茶園間,嫻熟地將一粒粒新芽采摘放進茶簍里,收獲春茶,也收獲著春天的喜悅。
“春茶開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一顆一顆地采,不能一把一把地抓,這個芽包不能采掉,拿掉的話茶葉就不會發了,做高端有機茶,要采一芽一葉,一定要按照要求和標準進行采茶……”茶樹間,茶農們頭戴帽子、身挎竹筐,三三兩兩圍在一起,熟練地采摘新茶,莫窩茶廠廠長挪富盛正在給大家講解采摘春茶需要注意的細節。整個茶園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豐收在望的景象。
西盟縣莫窩茶廠有機茶園,始種于60年代,在幾代茶農們精心種植管理養護下,一畦畦、一壟壟有性系、實生苗、老品種、老株茶樹緊密相連,層層疊疊的茶梯美如畫卷。“我是1999年來到西盟莫窩茶廠,已經做了20多年的茶葉管理和生產,年輕時接受過傳統茶葉加工工藝的學習,所以傳統的手工制茶工藝我也掌握一些。這些年,在西盟莫窩茶廠,帶領著100多名茶農從事茶葉生產,為助推鄉村振興和群眾增收,貢獻了一點自己的力量。”西盟縣莫窩茶廠廠長挪富盛說。
茶葉是勐卡鎮莫窩村七組村民娜雷一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從她的爺爺奶奶開始到她的孫女五代人都是茶農,一直以茶為生。以前茶葉種植技術不行,管理不到位,茶葉長勢不好,品質不高,茶葉收入不高,一年只有8000多元的收入。2018年茶園通過有機轉換和認證以后,讓娜雷一家人的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的茶園認證為有機茶園以后,不僅為我們帶來了新技術,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的茶葉收入,我家2022年茶葉收入30000多元,還買了一輛車,我們會堅持做有機茶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莫窩村七組村民娜雷高興地說。
在西盟縣莫窩茶廠的茶葉生產車間里,機器正轟隆作響,工人們也正加緊生產。茶農們采摘的茶葉,經過攤青、殺青、整形、揉捻、烘干等工序,香味變得愈發濃郁醇厚。據了解,經過炒茶制茶,最后生產出的主要成品將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為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持續做好“綠色、有機”品牌,2018年,西盟縣莫窩茶廠獲得中國、歐盟、美國雙有機茶園基地認證,并于近年推出“西盟山”、“佤茗香”等主打品牌。茶廠生產的茶葉以滇紅為主,白茶、綠茶轉換生產。2022年,西盟縣莫窩茶廠茶葉年產值達120萬元,帶動西盟縣勐卡鎮莫窩村農戶46 戶,戶均創收18228元。
“西盟縣莫窩茶廠的茶園,通過有機轉換和認證之后,我們的產量很穩定,在我們產量穩定的同時,我們不斷的優化我們的產品,提高產品的品質,讓我們茶廠的品質越來越響,價值越來越高,讓老百姓在同一塊茶地上,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多。”西盟縣莫窩茶廠廠長挪富盛說。
近年來,云南西盟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圍繞茶產業提質增效、鄉村振興這一目標,積極推動茶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茶葉增產、企業增效和茶農增收,讓茶葉真正成為茶農增收致富的“小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