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象更新。近日,在河北省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農業設施基地溫室大棚里,一朵朵姹紫嫣紅、馥郁芬芳的“餐飾花卉”競相綻放,千姿百態、爭奇斗艷,農民們正忙碌著澆水、施肥、采摘,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
“有三色堇、石竹花等品種,主要用于高檔酒店餐館盤飾。這些花管理期短,僅需兩個月即可開花。”據五十家子鎮農業設施基地溫室大棚種植戶王利民介紹,目前,產品采取訂單銷售方式,銷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年銷售收入達30多萬元。
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的農民正在溫室大棚里采摘“餐飾花卉”。
現年41歲的王利民是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蒙和烏蘇社區普通農民,2003年在北京從事“餐飾花卉”銷售工作,經過多年打拼,他積累了豐富的市場銷售經驗和經濟基礎,并在北京市場設立了銷售攤位點。2017年,他毅然返鄉,經過市場考察、調研,決定在平泉市發展“餐飾花卉”種植產業。
2019年10月,在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農業部門的支持下,王利民投資20多萬元建了1座溫室大棚,購買了優質花種,進行種植試驗。
最初,由于沒有管理經驗,王利民就通過查閱圖書資料、網絡等方式,反復摸索實驗,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掌握了“餐飾花卉”繁育栽培技術,當年花卉種植喜獲豐收。
如今,王利民共建有冷、暖大棚共5座,并招收本村10多名村民到花卉大棚打工。“下一步,準備再擴大生產規模,帶動更多村民致富,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王利民說。
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的農民正在溫室大棚里采摘“餐飾花卉”。
據悉,平泉市認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加快發展設施農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突破口,通過強化政策扶持、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管理服務方式,加大農技培訓力度,積極引進、示范、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示范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食用菌、設施菜、林果、花卉產業,強龍頭、壯基地、建園區、樹品牌,為促進產業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和農民致富增收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