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五指山大葉種茶基因測序結果向社會公布,并宣布海南大葉茶是獨立于全球其他地區大葉種茶和小葉種茶的類型,建議將海南大葉茶確定為新茶種,這標志著作為我省重要農業精品的海南大葉種茶溯源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五指山大葉種茶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變種,而不是獨立種,現在我們可以為此正名啦。”聽到結果,五指山市茶葉協會秘書長卓書顏在現場非常興奮。
經過較為全面的實地調查和資料分析,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與云南農業大學等單位的聯合研究表明:基于基因組學與形態學特征相結合的方法,他們發現了海南大葉茶是獨立于全球其他地區大葉種茶和小葉種茶的類型,建議將海南大葉茶確定為新茶種,命名為Camellia hainanensis Sheng,中文名為五指山茶。
云南農業大學教授盛軍用數據與圖表介紹,產生這一研究結論的依據有四點。一是海南大葉茶的形態和傳統大葉茶的代表普洱茶不同;二是從基因層面的多樣性研究出發,顯示其為獨立分支;三是茶葉特征成分方面,海南大葉茶和普洱茶、小葉茶均顯著不同;最后海南大葉茶呈現出海島獨立起源的特征。
五指山大葉種茶和海南大葉種茶有何區別?
“二者是統一的。”盛軍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經過他們在海南樂東、白沙、瓊中、五指山四個地點的實地走訪,結合海南大葉茶內部遺傳特征分析,海南大葉茶可分為五指山型和黎母山型,黎母山型為較原始類型,和采樣時觀察的生境一致,其分布在人際罕至原始森林里,五指山型則較為廣泛分布,可作為海南大葉茶類型的代表。
海南大葉茶產業是我省重要的農業精品產業之一,在海南中部地區白沙、五指山、瓊中等地廣泛種植,是當地農民的主要增收產業之一。
報告還揭示,經代謝組學技術系統分析,海南大葉茶與其他茶的次生代謝產物存在顯著差異,形成了海南大葉茶的特殊風味品質的物質基礎,海南大葉種茶適合制作綠茶和紅茶產品。
“清香是我們的特征,未來我們也將在這個基礎上開發新產品。”在五指山市收茶制茶已有十年的印象水滿茶葉合作社負責人郭琳說,這次報告的發布更加堅定了她發展海南大葉茶產業的信心。
此次報告發布的同時還公布了建立的產品溯源信息化平臺,可實現茶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可追溯,促進海南大葉茶生產、銷售和監管的透明化和科學化。
“報告的發布,為選育優良海南大葉種、開展示范種植、帶動海南茶產業發展提供了切實依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黃正恩表示,海南大葉茶是我省特有的茶樹種質資源,開展種質資源普查,解鎖大葉茶基因密碼,可在茶園建設、綠色栽培、工藝提升、產品研發等多方面具體有效促進大葉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廣西農場迎早春茶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