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特色產業示范基地、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數字鄉村”建設、開展農村“標準地”改革……記者近日在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安徽滁州采訪發現,當地聚力特色促鄉村土地增金,圍繞特色招大引強引夯鄉村基礎,延伸特色加快推進鄉村鏈上產業,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周末,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的井楠民宿里,房前屋后,茶園池邊、人潮涌動,來自長三角的游客在此采茶、燒烤、散步、團建、樂游……
“周末,我們這人非常多。今天有個親子游的團隊,100多位小朋友在這里采茶體驗。”滁州市井楠生態富民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曦介紹,井楠茗宿是當地第一個以鄉村振興結合文化旅游為內涵發展、以休閑體驗為主體的民宿項目。
“希望通過一片葉子,盤活一個鄉村,帶動一方產業。并且我們的工作人員,90%以上都是當地的百姓,讓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李曦說,井楠茗宿項目圍繞“茶村生態為先、原村振興為主、茶文化為魂、茶休閑為魄”的規劃理念,是以當地茶葉、菊花等特色農業產業為依托,帶領當地村民進行農業種植和農業旅游的項目,營造欣賞鄉村美景、品嘗鄉村美食,游客與村民和產業產生合理的互動,更大程度的激活鄉村活力,打造山美、水美、茶香的三位一體,美麗鄉村休閑旅游型特色村莊。
新西蘭奇異果、日本晴王葡萄、澳洲藍寶石……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具有較好市場潛力的新品種在此生根結果。2019年,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進出口水果貿易公司進駐滁州,成立滁州煜鮮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瞄準國際國內高端市場,篩選種植四個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國內外新品種,在南譙區章廣鎮打造現代農業(精品水果)產業園。
在元松村的產業園內的一個生產基地,奇異果剛萌出小果,長勢良好。據介紹,2019年該公司在章廣鎮元松村流轉土地1100畝,栽植奇異果380畝、陽光玫瑰葡萄100畝、西梅520畝、杏李100畝。項目總投資1.05億元。預計盛產后,年產奇異果570噸、陽光玫瑰王葡萄200噸、西梅910噸、杏李200噸;年產值5500萬元,可提供300個就業崗位。
“2020年5月,元松村通過村企聯建方式,提供50畝集體土地,以90萬元項目資金與滁州煜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成50畝葡萄園。”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黨委書記儲海軍說,目前已栽種陽光玫瑰葡萄,盛產后,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0萬元左右。下一步發展還將采取“3+1”遠景模式通過流轉土地進行高標準農田全覆蓋,進一步打造美好鄉村建設,實現發展創收致富的目標。
“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綠、白、黑’三色產業發展,‘綠’即茶葉,目前擁有核心茶園3萬畝,畝均收入約4000元,帶動2000余戶茶農增收致富。‘白’即雛菊,年累計生產加工雛菊近百噸。‘黑’即麻櫟,現有人工麻櫟樹林10萬余畝,年產值突破10億元。”滁州市南譙區施集鎮黨委書記范文張說,該鎮將持續做好產業融合文章,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強基礎、延鏈條、促升級,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樣板。
讓閑置宅基地發揮價值,喚醒農民手中“沉睡”資產,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一招。近年來,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通過“宅改+”方式穩慎推進農村改革,多方位探索利用閑置宅基地新模式,發展農業農村新業態。截至目前已完成41個行政村(社區)村莊規劃編制任務,實現16592戶“房地一體”權證應頒盡頒;探索“旅游”“產業”“教育”和“基礎設施”等多種盤活利用模式,累計盤活閑置宅基地1236宗,住宅1142宗。
與此同時,不斷加強與大院大所合作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力”。據悉,僅該區就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建設滁菊提純復壯新產品開發和育苗繁育示范基地,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建立“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滁州茶樹新品種示范基地”。此外,“南京農業大學—金穗食用菌專家工作站”成功落戶南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