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744.3公斤,位居今年江蘇省小麥(稻茬)單產水平第一位!”6月11日下午,由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揚州大學教授郭文善等多位農業“大咖”組成的專家組對江蘇全省小麥進行現場實割實測,郭文善現場公布睢寧縣現代農業(稻麥)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徐麥185高產攻關田實收測產結果。
經專家組現場測產,睢寧縣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凌城鎮勝利村徐麥185品種的示范田實收測產結果為畝產732.3公斤,小麥示范片單產水平也位居全省第一位。
從5月底開始,實收測產驗收專家組依照《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對江蘇蘇南、蘇中、蘇北小麥進行現場實割實收測產,6月11日下午,全省小麥測產結束。
在睢寧縣現代農業(稻麥)科技綜合示范基地,專家組對4塊田塊共計12.46畝小麥進行現場測產,通過機具檢查、丈量面積、實收、過磅稱重、測定水分、估算損失、折算實產等程序,專家組測得徐麥2100品種的高產攻關田(大豆茬)折實畝產768.8公斤,位居全省第二。
“種莊稼就像繡花,只要管理到位,科學種田,打破過去‘靠天收’慣性思維,爭取明年創造更高的紀錄。”65歲種糧大戶陳宏尚聽到專家測評結果,黝黑的臉上既興奮又帶點不滿足。
陳宏尚是凌城鎮農技中心退休員工,在凌城社區承包200畝土地,其中160畝土地進行稻麥輪作。他精通農業機械,但對糧食種植技術不擅長。在縣、鎮農技人員的幫助下,陳宏尚依靠科技在土里“刨金”,真真切切地嘗到科技“甜頭”。
在測產現場,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琴說,糧食有好收成,種子是內因,天氣是外因,科學技術是溝通內因與外因的橋梁。讓小麥在生長過程中適應外部環境,技術要落實到位,依靠“精準農業”打破傳統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困局。
今年,睢寧縣小麥收獲面積為111萬畝。據睢寧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最新數據,根據田間抽測,預計今年睢寧縣小麥總產量可達5.081億公斤。
睢寧縣全縣實施“一村一名責任農技員”包村聯戶制度,圍繞農技服務促生產、現代農技促發展,創新技術指導服務方式,“線上”“線下”齊發力。
睢寧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劉秀秀介紹,睢寧縣舉辦小麥春季田間管理關鍵技術視頻講座直播,多次召開小麥示范點、示范片示范技術現場觀摩培訓會,現場觀摩培訓396人,在線“云培訓”13.8萬人次,使全縣的小麥種植技術應用率得到了提高。
上一篇:青海已完成春播面積868萬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