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幽蘭鎮楊樹村,55歲的農民危小芳一直都是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個種草莓、第一個種大棚蔬菜、第一個種果凍橙……這些年,憑著自己對農業的堅持和熱愛,危小芳已成為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16年前,當地村民大多以種植水稻為生,危小芳獨自前往外地學習水果蔬菜種植技術。回鄉后,他種植了28畝草莓,以此賺到了“第一桶金”。“當時鎮里還沒有人種草莓,收益最好的時候,一畝田可以賺4萬塊錢。”靠著種草莓發家致富后,危小芳還帶領周邊農戶一起發展草莓產業,成了鎮里的“草莓大王”。
后來,心思活絡的危小芳通過調研發現,市場上的蔬菜行情較好,于是他帶頭種起了大棚蔬菜。隨著蔬菜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危小芳又轉變方向,發展果凍橙種植。“做農業也要緊跟時代步伐,我對種植技術比較在行,又經常去市場做調研,所以大伙都愿意跟著我干。”危小芳說。
如今,危小芳的家庭農場不僅種植了80多畝果凍橙,還種植了水稻等糧油作物550余畝,蔬菜等經濟作物320余畝,年產值超300萬元。
與此同時,危小芳還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級農藝師。南昌市從2021年開始對職業農民評聘職稱,危小芳等186名職業農民榜上有名并納入鄉土專家庫,作為重點培養、扶持與服務對象。被評聘者可優先承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任務,享受國家給予的良種、化肥、農藥以及小額創業貸款等方面扶持。
“在自豪的同時,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危小芳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除了要打理自己的家庭農場外,他還帶了一批“徒弟”。“雖然我現在沒有種植草莓,但周邊的草莓種植戶基本都是在我這里學到的種植技術。作為致富帶頭人,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危小芳說。
除了傾囊相授自己所掌握的種植技術,危小芳還帶動當地村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日常在我們農場做工的農戶有十幾人,每人年增收近2萬元。”危小芳介紹。
“未來,在當好村民致富帶頭人的同時,我還將做好農業科技帶頭人,積極推廣農業先進技術,引領帶動鄉親們機械化、科學化種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危小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