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浙江大學—常山縣高水平校地合作推動鄉村振興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學舉行。現場,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牽手”浙江大學成立油茶產業聯合研究中心,旨在以校地合作促進該縣農業“U”更多可能。
“浙江大學與常山的合作自2003年以來,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雙方在農業科研、產品開發、技術賦能、標準制定等諸多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日,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說。
據悉,以常山“兩柚一茶”(胡柚、香柚、油茶)為主的特色農業為例,浙江大學已與常山近20家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建立了技術合作,推行“1個專家團隊+1名本地科技人員”掛鉤聯系“三個一”(企業、基地、項目各1個);派駐科技人員巡回指導,建立學校幫帶培育縣域農技人才,定制“共富果園”培訓班、“共富果園”一對一服務指導業務培訓會、浙江大學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項目2022級頭雁研修班、浙江大學2022年基層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等技術培訓,并成立浙江大學農學院專業學位重點項目導師組。
“我們先后成立了浙江大學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常山)共建工作領導小組及浙江大學(常山)現代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將最新的科研成果應用到常山的鄉村振興產業當中,踐行‘政產研學會用’協同模式。”會上,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常山新鄉賢劉雪松介紹,例如在油茶方面,浙江大學從山茶種植智慧與溯源技術、油茶生產自動化控制技術、全產業鏈質量追溯等12個方面的全產業鏈先進智造關鍵技術進行合作研發,后續還將通過“高內涵引領性國際標準推動山茶油國際化”。
常山地處錢江源頭、生態環境優越,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浙江省重要生態屏障,被評為全球綠色城市,享有“中國油茶之鄉”“浙西綠色油庫”之稱。近年來,常山秉持“一切為了U”的核心理念,努力打造“兩柚一茶”主導產業。
數據顯示,常山目前擁有油茶種植面積28萬畝,油茶產量1800余噸,油茶精加工企業8家,加工銷售年產值超3.5億元,油茶全產業鏈總值達11億元,油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浙江省首位。
記者了解到,常山當日被授牌“浙江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后續將通過引入更多人才力量帶動當地發展;現場舉行了柚香谷“雙柚汁”更名“宋柚汁”品牌發布會,寓意將常山江“宋詩之河”的文化內涵與當地特色產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