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位于黃土高原的甘肅華亭市,“南果北種”呈現出的南國風情撲面而來。走進該市西華鎮西塬村火龍果種植大棚,棚內彌漫著清新果香,株株果樹整齊排列,顆顆紅彤彤的火龍果掛在枝頭。
“這是今年當地第一批成熟的火龍果。”西塬村村委會主任劉浪說,火龍果是南方熱帶水果,讓“南果北種”并產生效益的就是西塬村黨總支部書記康博。
2022年,為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西塬村決定發展火龍果產業。帶著“使命”,康博外出考察學習火龍果種植技術,并在西華鎮什民村承包果蔬大棚開始試種,經過一年摸索,火龍果本土種植技術日漸成熟。
“沒想到第一次試種就成功了,長勢相當不錯。”劉浪說,第一年掛果年產量只有200余斤,但今年火龍果產量預計3000斤左右,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000余元。如今,慕名前來采摘的游客越來越多,火龍果種植逐漸有了收益。
工作人員介紹說,西塬村火龍果大棚利用夜間催花(產期調節)補光新技術,使火龍果提質增產,同時以鄉村旅游為契機,大力推動“采摘經濟”發展,通過讓更多人體驗特色鄉村產業采摘的樂趣,豐富旅游業態,實現客源引流。
據西塬村火龍果大棚管理員趙存倉介紹,火龍果5月份掛果,持續到9月份,長4茬左右,一茬掛果成熟是45天。火龍果生產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產果周期短、果實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很適合發展體驗式采摘項目。
綠藤紅果!一顆顆果實長勢喜人,讓人垂涎欲滴,吸引著游客前來采摘品嘗、休閑游玩。這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游客提供了采摘樂趣、貼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華亭市近年大力推進農旅融合,實現了城鄉民眾“雙向奔赴”,每到周末或者午后,民眾就會選擇去采摘園,沉浸式體驗采摘樂趣,精心挑選安全健康、新鮮可口的果蔬。
“現在火龍果種植技術已經沒有問題了,果子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康博對今后種植火龍果的信心滿滿。他說,下一步,他們將會把探索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村民,讓更多人走上火龍果致富路。
西華鎮近年依托優勢資源,探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種植火龍果、西瓜、核桃、草莓等高收益的果蔬產業,民眾致富增收的途徑也越來越多,“南果北種”一年四季瓜果飄香,蹚出了鄉村振興一路好“錢”景。
上一篇:新疆巴州戈壁灘上瓜果香:兩千余畝“老漢瓜”迎來豐收季
下一篇:生態資源變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