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組織下,“重慶典型山區高效特色種養殖產業發展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啟動會15日在當地召開。
據介紹,該項目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鄉村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重點專項2022年度部省聯動項目,將著力山地高效特色產業發展,開展茶葉、油茶、生豬、馬鈴薯等產業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為重慶市城口、巫溪、酉陽、彭水4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實踐證明,發展山地高效特色產業是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項目負責人、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李中林介紹,重慶山地占76%,山高坡陡、耕地細碎,農業生產條件差,產業基礎弱,尤其是在“山高峽深一線天,九山微水一分田”的秦巴山區和武陵山區,更是我國鄉村產業振興難點地區,迫切需要科技支撐。
具體來看,地處秦巴山區的城口縣正在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生態茶業;巫溪縣將馬鈴薯發展成為脫貧增收和助農致富支柱產業,已建成西南地區最大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地處武陵山區的酉陽縣已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徑;彭水縣正加快推進生豬養殖轉型升級。
李中林稱,項目自立項以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預計到2025年,引進篩選茶葉、油茶、生豬和馬鈴薯等優良品種10至14個,制定優質高效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16至18項,建立提質增效生產技術模式12至13套,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4家以上。
此外,針對重點幫扶縣茶葉、油茶、生豬和馬鈴薯等特色產業面臨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需求,項目將集成與示范應用一批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及技術模式,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山區科技幫扶模式和經驗,推動秦巴山區和武陵山區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