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萬畝油菜花競相綻放,吸引游客“打卡”。
17日,“2023平魯萬畝油菜花生態旅游觀光季暨全媒體采風采訪活動”正在進行,旨在高水平展示朔州市獨特的田園風光、鄉村風貌和歷史文化,高品質呈現該市特色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業態,切實推動鄉村振興、鄉村文旅蓬勃發展。
平魯區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稟賦獨特,擁有“中華門神”尉遲恭、歸國華僑抗日民族女英雄李林等一大批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全國最早、最大的中美合資項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礦誕生于此,是“中國門神文化之鄉”,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曉琰介紹,近年來,平魯區委、區政府全面改變觀念,不斷“加碼”文化、“賦能”旅游,推動文旅產業實現新突破,特別是立足農業產業和文旅產業發展實際,在西北鄉“長城一號”旅游公路沿線,推廣種植既有觀賞價值,又具經濟價值的萬畝油菜,形成高附加值的現代鄉村和農業旅游產品體系,為農民增收提供“旅游化”路徑。
平魯區阻虎鄉迎恩堡村為此次活動主會場。這里是著名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紅山蕎麥之鄉;全鄉年產糧食3500萬斤以上,是農業大鄉;全鄉山高林茂,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是朔州北部地區重要的天然生態屏障,是生態大鄉;全鄉平均海拔高度1768米,平均風速68米/秒,是風能資源豐富地區。
阻虎鄉歷史厚重,境內長城古堡林立,共有23公里明長城遺址,尤其以阻虎堡、滅胡堡、將軍會堡、迎恩堡最為著名,有“滅胡九堡”之四堡,是古軍事文化和邊塞文明底蘊最為深厚的地區之一。
“依托朔州第一黨支部紀念館,統籌整合長城陳列館、房車營地等獨特資源,將邊塞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有機融合,著重寫好特色農業、雜糧種植、農旅融合、規模養殖四篇‘產業文章’。”阻虎鄉黨委書記鄭建平說,以“阻虎、阻堡、迎恩堡、將軍會、劉家窯”五村聯創項目為抓手,全面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打造集“觀花、賞花”為一體的鄉村田園花海旅游康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