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蕭山區浦陽鎮,綠水清波,鳥鳴婉轉,鎮里發展沿江、沿山和沿路資源,重金打造風情小鎮,發展美麗經濟, 展現出生態美、產業美、人文美、生活美的和諧圖景。
在麗水市遂昌縣長濂村,當地緊抓生態特色,建起63幢仿古民居,短短3年間,村集體資產從負債到扭虧為盈,并增至1.5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
……
浙江于2003年6月啟動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把“村莊綠化”納入村莊整治“六化”工程。20年來,全省林業系統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村莊綠化”為契機,著力在“增綠”“興綠”“播綠”上下功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林農增收致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全力推進廣大農村地區實現生態蝶變。
突出身邊增綠,改善人居環境
衢州市花園街道新姜村圍繞“田園風光”,實現村容村貌序化美,為發展贏得空間。新姜村在村莊潔化基礎上開展美化、靚化工作,通過花樣農家、美麗庭院評比,實現庭院布局協調美、植樹栽花綠化美目標。如今,新姜村已建成有風景、有文化、有故事、有產業的美麗村落。
在浙江,像新姜村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20年來,浙江堅持生態保護、科學綠化,先后啟動了平原綠化、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新植1億株珍貴樹、濕地修復和公益林建設等生態保護建設工程,累計完成造林1188萬畝,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并位居全國前列,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量提高了2.2倍,全省濕地保護率達到52%,公益林比重達49%。浙江先后實施了“綠化示范村”“森林村莊”“一村萬樹”等系列創建行動,從點到線、從線到面,以點帶面、整域推進,對全省范圍內的所有村莊開展了綠化提升,建成省市縣“綠化示范村”5657個、森林村莊7727個,“一村萬樹”示范村1741個,不斷構筑綠色宜居的農村人居環境。
突出產業興綠,促進林農增收
走進湖州市長興縣,花香撲鼻,樹木蔥蘢。多年來,長興縣花木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硬是將零散、低質量、小規模的花木產業建設成了惠及3萬余戶農戶、年銷售額30多億元的致富產業,走出了一條從“賣樹”到“賣風景”、從“美麗風景”轉化為“美麗經濟”的“減量增效、提檔升級”融合發展之路?!?/p>
浙江林業產業引人關注的,還有湖州安吉的毛竹林、衢州常山的油茶,杭州淳安的蜂蜜……浙江雖是森林資源小省,但一直是林業產業大省,以全國2%的林地創造了全國8%的林業產值。
特別是20年來,浙江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富民,以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和科技創新為驅動,形成了五大主導產業,先后實施了林業特色基地、“百鄉千村興林富民”“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等系列行動,建成省現代林業經濟示范區85個、興林富民示范村1092個。2022年全省林業行業總產值達6680億元,增長了6.6倍,林業對農民增收貢獻率達到19%,許多重點山區縣農民收入的50%以上來自林業,有效實現了綠起來、富起來、美起來。
突出心中播綠,弘揚生態文化
衢州市開化縣唐頭村傍山沿溪而建,群山環抱,溪水清清,風光秀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唐頭村,歷史更悠久的是古樹“唐柏”,據說是方氏族遷居時所栽,已有1100多年歷史。近年來,開化著力保護古樹,滋養生態,弘揚文化,為城鄉文明增光添彩。
開化只是浙江弘揚生態文化的一個縮影。20年來,浙江堅持生態普及、文化引領,持續倡導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綠色觀念,每年組織開展“關注森林”和林業主題宣傳活動。27萬多株古樹名木、200多條重要森林古道得到有效保護;建成古樹名木文化公園120個、省級生態文化基地456個、省級自然教育基地95個。全省農村有效實現了從“砍樹”到“看樹”再到“賞樹”的轉變,保護森林和愛護綠化被納入村規民約,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
“千萬工程”蘊含的實踐偉力
綠色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20年來,浙江林業系統牢記囑托、實踐探索,積極助力“千萬工程”向縱深邁進。
——牢牢把握融入大局這一前提。浙江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村莊綠化的組織實施、政策資金、建設管理等融入“千萬工程”的大局,深挖增量動能,拓展綠化空間,大力度、大手筆、大工程推動村莊綠化。
——牢牢把握規劃引領這一基礎。浙江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立足山區、平原等不同地形地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體現農村特點、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確保規劃不走樣、做到位。
——牢牢把握久久為功這一關鍵。浙江始終錨定目標真抓實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與時俱進推動綠化示范村、森林村莊和一村萬樹等工作,確保各項建設任務順利完成,保持工作連續性和政策穩定性。
——牢牢把握系統觀念這一方法。浙江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村莊綠化與產業發展、文化引領有機融合,系統考慮、統籌協調,注重多目標平衡,確保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同步實現、相得益彰。
——牢牢把握共建共享這一目標。浙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農民意愿,傾聽農民呼聲,維護農民利益,調動農民參與村莊綠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的獲得感、滿意感和幸福感。
今天的浙江,不僅有綠水青山,更有“詩與遠方”。
全力打造新時代“千萬工程”的林業樣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新的征程中,浙江林業系統將深刻領會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的重大意義,保持戰略定力、強化使命擔當,感恩奮進、實干爭先,全力推動美麗鄉村、綠色產業、生態文化融合貫通,全面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為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貢獻林業力量。
深入推進主題教育,打造黨建引領新高地。浙江將切實增強循跡溯源、學思踐悟的主動精神,深入開展理論學習,深刻感悟真理力量,更好地找源頭明方向、悟精髓強動力、學方法明舉措,在主題教育中交出林業推進鄉村振興的滿意答卷。
全力推動生態建設,構筑美麗鄉村新風貌。浙江將全面深化林長制,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全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工程,努力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為全省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夯實強大的生態根基。
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激發林業迭變新動能。浙江將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力實施科技強林、機械強林行動,加快建設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深化數字化改革,推進林業制度重塑和整體智治,不斷提升林業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
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拓寬共同富裕新通道。浙江將緊緊聚焦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以強村富民為目標,做大做強高效生態產業,推進林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強、農民富的新圖景。
著力塑造生態文化,引領和諧共生新風尚。浙江將堅持既“富口袋”也“富腦袋”,深入開展“關注森林”和義務植樹活動,廣泛開展以保護森林、保護生態、保護綠化等為主題的生態道德教育,不斷拓展林業宣傳的深度和廣度,匯聚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強大合力。
浙江將以“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為新的起點,在國家林草局的支持指導下,緊緊圍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抓落實、出實招、求實效,為加快繪就“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全域共富、城鄉和美”的美麗畫卷作出林業新擔當。
上一篇:遼寧本溪森林資源保護實行一票否決
下一篇:林改增添集體林業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