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陜西省山陽縣按照整村推進、整流域治理的思路,強力打造十里鋪街道磨溝河流域林下種植產業示范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山陽縣統籌各級林長和林業技術干部、護林員等當好產業發展引導員、宣傳員、技術員,協調做好地塊預留工作,面對面給群眾算清產業收入經濟賬,消除群眾發展林下產業的思想顧慮。分區域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培訓技術骨干60余人,確保合力推進、規范栽植。開展常態化巡回督查檢查,落實考核獎懲機制,推進林下種植產業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組織鎮村干部實地調研、召開群眾座談會、赴鎮安等地學習,研究確定了磨溝河流域以“荒坡連翹、平地蒼術”為重點的林下種植模式,由村(社)黨支部牽頭,采取“村黨支部+村集體經濟+農戶”模式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免費向群眾提供連翹、蒼術種苗和技術指導。
截至目前,磨溝河流域6個村(社)林下栽植連翹2000畝、北蒼術2000畝,發展天麻、豬苓、黃芩、柴胡等中藥材1500余畝,實施紅仁核桃嫁接500畝,涉及3003戶10666人,其中脫貧戶813戶2821人。據估算,連翹進入盛產期后,磨溝河流域每年可采收連翹200噸,收入可達400萬元,戶均增收1330元;蒼術生長4年后,預計畝產商品蒼術350公斤,收入可達5250萬元,戶均年收入可達1.75萬元。
下一篇:河南盧氏多模式發展林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