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場來人不必消毒、無須隔離就能進入,可以零距離接觸雞群。在養雞場配套的飼料廠,中草藥芳香蓋過了玉米、豆粕氣味,產品沒有添加激素、色素和抗生素。
在這片與眾不同的養雞基地,山嶺上數以萬計的雞極少染病,每批雞成活率都在95%以上,有的高達99%。這些質高一籌的肉和蛋,色香形味俱好,檢測結果全面達到或超過國際標準。凡是品嘗過的人,十有八九成為忠實粉絲。
這種獨辟蹊徑的林下特色養雞模式,出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這種嶄露頭角的高端雞、高端蛋,叫做“欽浦雞”“欽浦蛋”。
“山林放養+離地籠養”
欽浦雞養殖基地零星分散在大山密林中,各個養殖點都擁有輪牧雞群的寬闊山林,隔山隔水,雞鳴相聞,互不往來。
雞苗滿月前,覓食能力差,先在林邊棚內喂養。雞群滿月后,小雞自己就會鉆出棚外,跑進林間玩樂覓食,享受著富硒土壤和泉水,食蟲啄草、叮砂吞泥,傍晚自行回棚。
“野”了兩個月后,長成三月齡的項雞,差不多到了產蛋期,又裝進大棚內成排分層的離地籠舍中,轉為離地籠養。
雞不再接觸地面,停止自然覓食,從此隔斷了重金屬、化學殘留等有害物質的攝入。通過“微生物+中草藥”日復一日的作用,林下放養期間難免攝入雞體的重金屬、化學殘留等有害物質,兩個月后基本分解完畢、排出殆盡。
大棚內籠舍中的雞群仍然身居森林之中,呼吸著負氧離子含量超高的空氣,豐富硒元素依舊在飲水中源源補充。根據成熟經驗和科學方法,精準投喂含有不同配方中草藥的微生態食材,成就了欽浦雞、欽浦蛋獨具一格的品質。
“微生物+中草藥”飼養
上山進林,來到欽浦雞養殖基地,沒看見有“鐵將軍”把守的大門,車子直接開到雞棚邊。不用消毒,不必穿隔離服,也不必戴上鞋套,隨心所欲在雞群中、欄舍里走走看看,摸摸雞、撿撿蛋。
就不怕把病菌帶進來?就不怕人禽交叉感染?雞場管理者陸春霏道出其中奧秘:基地采用微生物養殖技術,混合不同配方中草藥的自產飼料,先添加匹配的益生菌發酵48小時,使之變成營養價值高、吸收轉化好、疫病防治功能強的微生態食材。經益生菌“吃”過的微生態食材,得到完好分解,“對號入座”供不同雞群食用,讓雞抗菌防病、健康生長。部分益生菌隨糞便排出繼續發酵,成為上好的微生物肥。養雞活動范圍內的樹林、設施、土壤、空氣,到處布滿肉眼看不見的益生菌,空氣沒有臭味,欄舍難見蒼蠅蚊子,病菌進來也難以存活。
浦北是富硒之地、長壽之鄉,盛產的木本、草本藥材品質優良。利用這些中藥材配合益生菌發酵,在微觀層面分解、改良天然食材,是欽浦雞創業者陸平成功探索出來的“微生態秘方”。
陸平20世紀后期開始養雞。當時,為了追求產量、縮短養殖周期,養殖戶往往在飼料中添加激素、色素和抗生素。那時,陸平自然也是隨大流。結果,養的雞自己都不愿意吃,在外面吃飯更不愿意吃雞。他由此意識到,作為我國最主要的肉食,雞和豬的品質事關國人健康。溫飽解決之后,養殖業應當從追求產量轉向追求質量,肉蛋奶產品應當從低端邁向高端。
于是,陸平開始十幾年如一日,探索高品質雞及蛋的養殖方法,挖掘當地特有的木本果藥優勢,發明“微生物+中草藥”的獨家偏方,形成“山林放養+離地籠養”的創新模式。
肉蛋品質優良
欽浦雞“微生物+中草藥”“山林放養+離地籠養”的養殖模式,根據雞群的不同生長階段,動態調整日常食材的最佳配方,5個月養成的出欄雞,肉質最佳。
廣西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2022年5月30日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欽浦雞和欽浦蛋中,鉛、鎘、汞等有害重金屬元素和土霉素、四環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結果均為“未檢出”;硒、鋅、鐵等有益微量元素和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結果均達到或超過國際標準。
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標準的雞,究竟什么味道?雞老板最喜歡炫一下的欽浦雞烹調方式是:僅僅一鍋清水,直接煮到剛好熟,原汁原味品湯嘗肉。食客大多一嘗便被“粘”住,從此成為“鐵粉”。
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標準的蛋,究竟什么品質?參觀雞場時,管理人員隨手撿起一枚蛋,剝殼仰頭生吞下肚。參觀銷售部時,管理人員又隨手拿起一枚蛋,剝開放進碗里,蛋黃用筷子一夾就起來。
參觀調研過欽浦雞基地的專家教授,對這套“微生物+中草藥”“山林放養+離地籠養”的養殖模式贊賞不已,認為值得采用“公司+農戶”的經驗加以推廣,并復制到養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