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九三學社中央在提交的《關于深化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提案》中說,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對于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九三學社中央建議,賦予國家公園承擔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功能和品牌屬性,明確國家公園準入程序和運行制度,特別是國家公園保護和建設中的中央與地方事權、財權,理順國家公園縱向事權、橫向事權。加強對國家公園建設中統籌保護與利用、發展關系的基礎研究,充分考慮國家公園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實現國家公園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周邊區域促進國家公園有效保護的良性循環。創新自然資源使用制度,探索建立鼓勵生態受益地區與國家公園所在地區通過資金補償等方式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加快自然保護地立法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在新的歷史機遇和時代背景之下,制定自然保護地法是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的迫切需要。
在張天任看來,制定自然保護地法首先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同時要確定法律定位、框架以及立法的重點,從而系統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的立法體系,完善頂層設計;統籌推進自然保護地治理體系,厘清管理亂象。
全國政協委員、銀泰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執行主席沈國軍認為,加快自然保護地的立法工作,要明確公益保護地的備案登記制度,在自然保護地立法中,將法定地役權具體化,確立公共地役權;采用行政合同的方式,鼓勵自然保護地委托社會組織或社區管理;明確特許經營的制度,并優先鼓勵當地社區及企業作為特許經營主體。
鼓勵公眾參與自然保護地治理
“目前,公眾和社會組織參與自然保護地治理,存在無法登記備案、缺乏從土地權屬上確保社區參與的法律機制等問題?!鄙驀娞岢觯涌熳匀槐Wo地立法,鼓勵普通民眾以志愿者形式參與自然保護地管理,建立自然保護地志愿者服務制度。
沈國軍表示,2019年中央發布《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指導意見》,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創新自然保護地管理體制機制,并鼓勵在自然保護地體系中探索公益治理、社區治理和共同治理等保護方式。他認為,公眾和社會組織參與才是自然保護地立法的核心,應建立從土地權屬上確保社區參與的法律機制。
建設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
青海代表團建議,支持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
代表團建議,青海生態地位特殊而重要,是全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省,全國首個雙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省。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啟動以來,全省上下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高度統一,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統籌推進規劃編制、本底調查、法律法規、生態工程等建設任務,推動示范省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管理體制趨于完善,機構運行日益順暢,管理水平不斷提升,試點效應逐步顯現。但也面臨資金投入壓力較大、人才力量薄弱等困難和問題。
代表團建議,中央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金融支撐,給予全方位指導。
構建賀蘭山等三大生態廊道
全國人大代表、寧夏發展改革委主任許寧建議,從國家層面將寧夏黃河流域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專項規劃重大工程予以重點支持。到“十四五”末,寧夏黃河流域將全面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實現空間格局分明、實際管控有力、生態價值提升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許寧還建議,對擬建立的六盤山和賀蘭山2個國家公園、10個自然保護區和28個各類自然公園分別投資,開展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促進生態修復和森林質量提升人工措施為輔的生態系統修復,構建賀蘭山、六盤山、沿黃河干支流濕地三大生態廊道。
推進秦嶺生態保護修復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渭南市副市長高潔提交了《關于加大支持力度推進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提案》。
高潔提出,陜西省秦嶺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庫、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區、重要的水土保持區。高潔建議,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從國家層面加大對陜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秦嶺國家公園、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工程等建設。
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
“希望通過各項措施,在確保保護區內農牧民減畜不減收的基礎上,為建設祁連山國家公園讓地‘留白’,為祁連山的未來‘儲綠’?!比珖舜蟠?、張掖市肅南縣明花鄉上井村村委委員、婦聯主席楊海蓉說。
楊海蓉建議,支持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在綜合考慮生態狀況、生態功能、鞏固補獎政策成效、維護邊界穩定等因素的情況下,推行整鄉、整村連片禁牧,努力解決禁牧和草畜平衡“插花型”的難題,有序引導和促進自然保護區內現有原住居民逐步轉產就業。
新疆巴音布魯克沼澤濕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天鵝繁殖地,也是幾十萬只野生鳥類每年繁殖的天堂。
■代表委員聲音
機構改革后,自然保護地雖然國家已明確劃歸林業部門統一履行監督管理職能,但多頭管理、錯綜復雜的管理關系仍然存在,各類自然保護地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尚未有明確規定。建議明確各類自然保護地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
——全國政協常委張少康
強化長江沿江濕地等重點生態系統的統籌構建,比如以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為主體系統,構建濕地生態保護系統。在落實上要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按自然生態系統的敏感性,重要性和優先性,切實保住生態空間。
——全國人大代表壽子琪
銅仁市森林覆蓋率65.19%,梵凈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全市自然保護地達60處,面積27.3萬公頃,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15%,良好的生態資源,成了銅仁最亮麗的名片和最令人羨慕的“綠色底牌”。
——全國人大代表陳少榮
上一篇:加快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產業發展
下一篇:櫟樹:養人養眼的多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