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策劃 > 熱點專題 >

綠水青山鋪就小康底色

——“十三五”時期我國林草事業發展述評(下篇)
發布時間:2021-03-05 15:42:39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春風吹新綠,植樹正當時。“雨水”節氣一過,祖國大地從南至北陸續開啟新一年的國土綠化。

植綠護綠,從春到冬,年復一年。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漸行漸近,城鄉居民在美好生態環境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特別是“十三五”期間,綠色在廣袤國土上不斷延伸,為全面小康鋪就幸福底色。

提質與增量,生態系統明顯改善

過去5年,是林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全面發力的5年,是生態系統質量全面提升的5年,是林草資源保護全面從嚴的5年。

5年來,國土綠化贏得世界點贊——

從塞罕壩林場三代人建設百萬畝人工林,到數億人參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從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到“黨委政府主導、企業投資、農牧民參與”的庫布其治沙,中國為世界貢獻的一抹抹綠,凝結了幾代人艱苦奮斗的心血汗水,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造林5.45億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我國成為同期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5年來,草原生態保護不斷加強——

這個冬天,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鄉格多村,每家每戶都準備了充足的冬飼草,保障牦牛安穩過冬。

多年前這片草地是“牛羊吃不飽”的黑土灘。通過種草復綠、草原禁牧,組建種草合作社,格多村18萬畝黑土灘已有11萬畝褪去“荒蕪”披上“綠衣”。

草原重獲新生,牧民歡欣鼓舞。5年來,我國實施禁牧草原補獎政策,中央加大財政投入提高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和績效獎勵,深入實施草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開展人工種草生態修復試點,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6.1%,草原退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5年來,濕地從搶救性保護走向全面保護——

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第一次審議了濕地保護法草案,這是我國首次針對濕地保護進行立法,將從濕地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出發,建立完整的濕地保護法律制度體系。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濕地立法。

“十三五”期間,我國統籌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濕地生態功能。實施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補助、退耕還濕、濕地保護與恢復補助項目2000多個,啟動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全國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濕地保護率達50%以上。

5年來,“綠進沙退”的生態保衛戰仍在持續——

2月3日,中宣部宣布授予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 “時代楷模”稱號,他們39 年扎根荒漠,飛播造林作業面積2600余萬畝,為荒漠地區、沙漠地帶筑起綠色屏障。

中國荒漠化防治數十年,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原本零星分布在荒漠化地區的綠色正在逐年增加,由點連成片,綠色中國底圖不斷擴大。

“十三五”期間,防沙治沙工程深入實施,啟動了規模化防沙治沙試點,我國累計治理沙化和石漠化土地1.8億畝,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面積達2660萬畝,荒漠化沙化面積和程度持續降低。毛烏素、渾善達克、科爾沁、呼倫貝爾四大沙地等重點地區由“不毛之地”變為“塞上綠洲”。我國北方沙塵天氣次數明顯減少,北京沙塵天氣次數由2000年前后的年均13次減少到目前每年2-3次。

護綠與守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人的流動,但阻擋不了候鳥遷飛,也無法阻斷野生動物遷徙。

元月末,黑龍江省虎林市發現清晰的雌性野生東北幼虎足跡。之后6天內,這只東北虎往返于黑龍江虎林和俄羅斯境內3回。

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監測到越冬水鳥達28.8萬余只,比去年同期增加4.1萬余只,越冬水鳥數量連續4年保持增長。

動物們“點贊”好生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為大尺度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精華,我國決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5年來,中央確定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全面完成,探索出保護管理的新體制新機制。

東北虎豹試點區推進黃牛下山圈養,將更多的生態空間讓給野生動物,僅2020年監測就發現至少有7個東北虎家庭、10個東北豹家庭攜帶幼崽,東部核心區域基本實現“眾山皆有虎豹”。海南通過國有土地置換集體土地的方式推動核心區生態搬遷。三江源試點區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產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11%、30%以上,藏羚羊恢復到7萬多只。祁連山試點區同時發現多只雪豹已成為常態,棕熊、猞猁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時常出沒。

過去這5年,我國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全面禁止象牙、犀牛、虎骨及其制品貿易,不斷改善野生動物棲息條件,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非法捕獵交易野生動物行動。持續開展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大熊貓、朱鹮、野馬、蘇鐵等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全國3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正在火熱推進,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麗。一個個森林城市讓“城市融入森林,森林擁抱城市”,一個個森林鄉村讓人們在綠水青山中感受田園雅趣與美麗鄉愁。越來越多的人走進自然,在森林中打開“五感”,療養身心。人們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既是新征程的目標和航向,也是新時代的使命和責任。

增收與脫貧,生態扶貧綠色惠民

“十三五”期間,林草行業成為脫貧攻堅生力軍。各地依托林草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助力2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云南,全國脫貧任務最艱巨的省份之一,也是生態護林員中央投入資金最多、省級配套資金最多的省份。中央共向云南投入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28.21億元,省級配套15.52億元。目前,全省實聘生態護林員18.3萬人,人年均管護收入9000余元,帶動超過78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5年來,全國共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110.2萬名生態護林員,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這個冬季,新疆阿克蘇地區林果種植戶們可一點沒“冬閑”。阿克蘇地區各縣市開展“科技之冬”林果業技能大培訓,課堂就設在果園里,防凍、剪枝、無人機植保,技術推廣員把這些實用技術手把手傳授給果農。

林果業是阿克蘇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近幾年,阿克蘇通過技術培訓、改進種植技術、延伸產業鏈等措施推進林果業提質增效,2020年林果業總產值達141.79億元,林果業收入占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0%。

和新疆林果一樣,在全國許多地區,油茶、林下經濟、花卉、竹子、森林旅游康養等特色林草產業成為助推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2020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55萬億元,帶動3400萬人就業,林區山區農民收入的20%左右來自林業,部分林業重點縣收入占比超過60%。

這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全國落地生根、廣泛實踐,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5年來,全國林草人奮力描繪的美麗畫卷鋪展在中華大地上,凝聚起新時代的奮斗偉力、人民偉力,推動林草事業迎著新時代的光芒砥礪前行。

微信圖片_20210305154555.jpg

作者:遲誠責任編輯:林草椅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遂昌县| 股票| 格尔木市| 天峨县| 砀山县| 潍坊市| 乐清市| 南漳县| 博爱县| 黎平县| 十堰市| 泸水县| 永城市| 苗栗县| 成安县| 孝感市| 宜丰县| 清新县| 页游| 泗洪县| 玉溪市| 岫岩| 城固县| 武城县| 海阳市| 瑞昌市| 电白县| 滁州市| 依兰县| 青河县| 古蔺县| 东乡族自治县| 清苑县| 东安县| 石阡县| 深水埗区| 山东| 衡南县| 金塔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