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且吉兮,安且吉兮;美又富矣,美又富矣!
2017年10月18日,我從北京來到浙江省安吉縣采訪。幾天的陰雨停了,天空豁亮起來。安吉縣水利局的職工正在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盛況,會后又掀起新一輪激動、自豪、振奮的熱潮。他們的縣委書記沈銘權出席了十九大會議,還在“黨代表通道”接受了采訪。那情景通過微信從北京傳到安吉,安吉人爭相轉發,手機屏被刷爆了。我急著去天荒坪鎮余村采訪,因為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安吉縣余村調研時,對余村主動關閉礦山和水泥廠、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寫在美麗中國的字里行間。
進入余村,“中國美麗鄉村”的牌子熱情相迎。群山逶迤,竹海莽莽,茶樹連片,幢幢紅頂白墻的閣樓各分秋色,條條平展展的道路通往家家戶戶,門前可見許多茶莊或農家樂的招牌。余村的母親河叫“余村溪”,她成了流動而透明的飄帶,閃爍在人們的眼前。而那山,那樹,那村莊,都閃爍在溪水中。
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紅色大字的石碑,就扎根在溪水中。看著眼前的美景,人們很難想像,汩汩流淌的余村溪,曾經深受“礦山”和“水泥廠”的蹂躪。當礦渣流進來的時候,水是藍色的;當雨泥流進來的時候,水是紅色的;當水泥廠的垃圾流進來的時候,水是灰色的。余村溪,日夜呻吟,哈出臭又酸的味道,彌漫大街小巷。石碑告訴人們,再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所謂的發展。
那天中午,在余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家吃飯,溪中的小蝦,山上的竹筍,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自從關閉礦山、水泥廠后,余村開始掏青山綠水的腰包,發展了農家樂、漂流、竹產業一系列旅游項目。
山,涵養了水;水,潤澤了山,也滋潤了美麗鄉村。第二天,安吉縣水利局局長戴先才帶我去的魯家村,就是他們打造的“水環境優美村”之一。進了村,水渠水塘水景觀接踵而來。戴先才指指點點,按捺不住內心的欣喜,介紹他們的水利杰作。
站在小橋上,往上看是一段用傳統方法修建的水渠,方石砌墻,水泥灌漿、勾縫,水滲不進去,草長不出來,嚴實憋悶,呼吸困難; 往下看是用現代理念、手段鑄就的渠道,環保透氣的鏤空磚整整齊齊,小花小草從孔隙里探出頭來。“等小花小草長大,水渠就是一道風景?!贝飨炔耪f。這里,著實是一個從“傳統” 演繹到“現代”的版本。
沿水渠往前走,到了半畝池塘邊,水底石子的形狀、顏色,一清二楚。偶有小魚,在石間游來蕩去,自由自在。眼前有“火車總站” 的牌子,我猜想難道這里有高鐵?一聲汽笛, 招呼我坐上環村觀景的小火車,穿行在綠水青山間,穿行于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原來,這是魯家村發展的旅游專列。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魯家村打造成集“游、吃、住、購、娛”為一體的旅游大景區,從一窮二白的小山村,蝶變為創富明星村。
早在 2014年,安吉縣就開展了“水環境優美村創建”活動。按照全國首個《美麗鄉村水環境優美村創建標準》,十余個村建成了水安全有保障、水資源有保證、水環境有保護、水文化有底蘊、水景觀有特色的水環境優美村。水美了,山美了,村美了,人美了!
安吉縣正在實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這個工程作為國務院 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之一,擔負著改善太湖和苕溪流域水環境狀況的重任。50多公里的安吉段, 明年將全部完工。屆時,一渠清水將款款流出安吉,汩汩入湖。
我從苕溪安吉段上游到中游、下游,在整修一新的環村大堤行走。梅溪鎮荊灣村鄭連琴老人對我說:“我從小在這里生活。以前,這里經常被淹,遇到大的洪水,就要躲出村去。現在有了大堤終于平安了!”“如果沒有這大堤,就不可能有這個美麗鄉村規劃圖?!?安吉水利發展總公司施靜波手指村中規劃圖說。他說, 荊灣村就像個碗,環村大堤是碗沿,把村子圍在當中?!拔覀冊谏嫌谓ㄔO了提水設施,保證村民不缺水;在下游安裝了排水設備,保證村民不被淹?,F在是旱能提澇能排,旱澇無憂?!?/span>
溪邊,一個綠底白字的“河長公示牌”格外引人注目,牌子上寫明河長職責、目標、姓名等字樣。安吉縣縣級河長就是縣委書記沈銘權, 縣級河長下還有鎮級河長、河道警長。牌子上還有責任人的手機號碼。方便群眾反映問題。河長制是不久前中央推行的一種治河機制,這個牌子像個盡職盡責的衛士,保證苕溪水長清、河長綠。
安且吉兮,安且吉兮;美又富矣,美又富矣。我回到北京,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寫入了中國共產黨黨章。遙想安吉,我期盼他們譜寫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安吉新篇!
趙學儒:
河北易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水利報記者、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客座教授。
創作情況:
200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下雪了》,作家出版社;
2006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非常女人》,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7年出版中篇小說集《戰神》,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8年、2009年出版長篇小說《大禹治水》(中英文版), 作家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2010年,參與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水脈》策劃;
2011年出版散文集《若水》,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2年、2013年出版長篇報告文學《向人民報告》(中英文版),江蘇文藝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2013年出版長篇報告文學《圓夢南水北調》,作家出版社、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連播;
2014年出版長篇報告文學《血脈》,中國言實出版社、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連播;
2015年出版長篇報告文學《順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
2016出版寫作理論《寫作實講》,河南大學出版社。
上一篇:林草故事:太湖六白豬傳奇
安且吉兮,安且吉兮;美又富矣,美又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