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林業碳匯系列活動在通州區舉辦,主題為“新質之力 碳惠未來”。活動圍繞通州區“林業碳匯試點”與“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氣候投融資試點”等相關政策的協同和疊加機遇,匯聚政、產、學、研各界合力,探索創新林業碳匯多元化價值實現模式,助力通州區林業碳匯試點建設工作。
會上,發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園林綠化應對氣候變化三年行動計劃》,明確通州將從豐碳增匯、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保碳減排、降低行業溫室氣體排放,主動適應、保障重點領域持續增效,強化統籌、建設優質林業碳匯試點,智慧管理、實現高效協同融合發展,宣教助力、開創多方共建共贏局面等6個方面發力,重點開展16項行動、52項具體措施,全面推進行業增匯減排行動,為建設林業碳匯試點與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積極貢獻力量。
當日,北京市通州區雙碳智服平臺、通州區平原森林固碳增匯關鍵技術科研成果正式發布。活動現場,通州區人民政府與北京林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州區園林綠化局與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州區園林綠化局與國家能源集團黑龍江電力有限公司簽署政企新能源項目開發合作框架協議,以政府、高校行業組織聯動共建的方式,推動林業碳匯試點建設工作。“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價值實現智庫研究中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匯贏”產業聯盟同步啟動,以智庫平臺和產業聯盟為抓手,匯聚多方合力,不斷挖掘和拓寬通州區林業碳匯產品多元化價值實現路徑。
活動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學家于貴瑞,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侯立安分別發表題為《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功能及增匯潛力問題》《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城市綠地增匯減排方略》的主旨演講。行業代表圍繞“林業碳匯與新質生產力”主題,探討林業碳匯發展中的新質生產力要素和舉措,從環境責任、碳市場發展、綠色金融、生態產品發展等領域建言獻策。同時,還舉辦了“林業碳匯科普體驗活動”等系列主題活動,倡議和發起低碳環保綠色生活方式,普及林業碳匯、低碳環保和垃圾分類等綠色生活理念。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通州區委區政府、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主辦,通州區園林綠化局、通州區融媒體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國際綠色經濟協會等單位聯合承辦。
上一篇:內蒙古打造穩定的生態碳匯供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