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通北林區大地到處唱響著豐收歡歌。連日來,山上各林場(所)抓住天氣晴朗有利時機,通過采取搶排田間積水,搶修農田道路、橋涵等,積極組織動員職工群眾充分調配機械力量、搶收快收等手段,加快推進秋收進度,確保糧食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春種一粒米,秋收萬顆子。行走在通北林區的土地上,隨處可見職工勞作的畫面。在朝陽林場,一望無垠的田野里,一幅壯美的秋收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機械的轟鳴聲響徹田野,大型收割機正有序的進行收割、脫粒等作業。一會功夫,滿載著豆粒的拖拉機開往晾曬場,對黃豆進行集中晾曬。年輕的駕駛員李吉山熟練地駕駛著收割機來回穿梭在沉甸甸的黃色田野里。
“收割完自己家的地之后,其他的種植戶會雇用我的收割機,這樣既幫助爭取到最佳他們搶收的時間,我也增加了一份收入”。李吉山每天都會對收割機進行檢查維修,保障農戶秋季搶收的順利進行。
種植戶充分利用大型機械收割的優勢,搶收快收、精收細收,高效能、高性能、高速度的機械化收割讓種植戶切實感受到了現代農業帶來的方便快捷,也為下一步秋整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豐碩的果實里夾雜著農作辛勤勞作與用心呵護,隨之而來的還有種職工群眾朗朗的笑聲。李祥君是朝陽林場的老職工,提到今年的黃豆產量,他始終是笑的合不攏嘴。“今年種了945畝的黃豆,長勢喜人、產量非常好,今年的收益肯定是少不了。” 糧食在種植戶的忙碌下收割、搬運、裝車、封袋一氣呵成。在晾曬場里一個個繁忙的身影彎腰淺笑、揮汗如雨,空氣里彌漫豐收的芬香,處處呈現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在通北局淺山區的碧水林場,大片的玉米進入了成熟收獲期。但受前期臺風天氣和降雨量影響,今年部分玉米地塊濕度較大,并出現了倒伏現象,增加了秋收的難度。該局迅速行動采取有力措施,克服不利因素,靠前服務、積極作為、不誤農時,指派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各林場指導秋收工作。同時對嚴重破損的田間道路及橋涵進行搶修,確保糧食能夠第一時間出地,全力加快收獲進度,將農戶損失降到最小。
在玉米地里,種植戶穆紅軍掰下一個成熟的玉米棒子,喜滋滋地向記者介紹說“今年受三次臺風的影響,本以為收成不會太好,但是場里在秋收之前就為我們修路、修橋涵、搶秋收,沒想到今年的產量最高,收益能達到20余萬元,我們老百姓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在穆紅軍身后,金燦燦的玉米連成片,馬達轟鳴、機輪滾滾、忙于收割,成熟的玉米棒子破殼而立在田間地頭,今年又是一個玉米增產的豐收年。
在通北林區的大地上裹挾著莊稼成熟的氣息。收獲、希望和喜悅填滿了在這片土地上辛苦勞作人們的胸膛,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奏響豐收的樂章、用笑容收獲土地的饋贈,仰望蔚藍天空、放眼金黃原野,盡顯豐收的喜悅。
上一篇:龍江森工集團森林植保帶來萬千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