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云花,會以怎樣的形態呈現在游客面前?是昭通水富蜂蝶齊鳴的油菜花海,是蒼山腳下漸次綻放的高山杜鵑,又或者是瀘沽湖畔格?;ㄅc湖水的交相輝映,美得亦真亦幻……在云南,浪漫注定與鮮花為伴,賞花游也正從季節性“流量密碼”向可持續的產業生態轉型。
然而,“花開時人潮洶涌,花謝后門可羅雀”的困境依然存在,如何讓賞花游突破“曇花一現”的局限,真正成為賦能鄉村、激活消費的長效引擎?翻新“花樣”、拓展“花邊”、補強“花鏈”,或許可成為破題路徑。
翻新“花樣”,讓賞花經濟從視覺變體驗。當下,旅游消費正從走馬觀花向深度參與轉變。云南多地以花為媒,通過體驗模式激活消費新動能。如曲靖市羅平縣依托百萬畝油菜花海舉辦馬拉松、山地自行車賽、趣味農民運動會等各類體育賽事,并植入觀光小火車、直升機、自行車等多種新業態,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沉浸式的消費體驗。昆明市宜良縣以櫻花為支點,創新推出“漢服游園會”“星空露營節”等活動,村民開發櫻花酥、櫻花釀等特色產品,吸引游客超80萬人次,拉動當地消費約1.6億元。這些創新,都通過賽事、文創、美食等構建起多元場景,豐富了賞花業態,讓游客在各種“花樣”中深度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拓展“花邊”,讓賞花經濟既有顏值又有內涵。賞花經濟的持久魅力在于催生“自然景觀+人文底蘊”的化學反應。云南具備賞花游的天然優勢,依托四季皆有花可賞的獨特景觀,以及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歷史遺跡,可構建“花期不斷、玩法常新”的產業生態。如麗江現代花卉產業園以花卉產業為載體,深挖納西族節慶文化,推出“賞花+康養+文化”旅游線路,打造出具有高原特色的浪漫經濟模式。騰沖市將生態修復與當地民俗文化進行深度融合,建設十里櫻花公園,打造“櫻花+美食”“櫻花+非遺”等體驗場景?!百p花+”的跨界融合,既延長游客停留時間,也拓展了消費空間,打造出復合型產品矩陣,推動賞花經濟從顏值吸引邁向價值共生。
補強“花鏈”,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鮮花產業鏈條。破解“曇花一現”的產業困局,要縱向延伸、構建具有韌性的產業鏈,讓“一朵花”成功撬動“多產業”。如呈貢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寶珠梨為牽引,開發梨膏、梨酒、梨冰棒等近百種深加工產品,深度營銷“萬溪寶珠梨”IP,串聯起寶珠梨產業鏈、文化創意鏈與生態旅游鏈,將“賞花經濟”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晉寧現代花卉產業園開發鮮花餅、永生花、精油等衍生品,延長產業鏈,打響“晉寧的花”“七彩云菊”等品牌,提升產業附加值。實踐表明,只有打通“研發—生產—營銷—體驗”全鏈條,才能讓“美麗資源”持續轉化為“美麗經濟”。
云嶺大地,花海連綿。唯有將自然稟賦、文化底蘊與“賞花經濟”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從產品鏈、服務鏈、營銷鏈三個維度進行升級、優化、強化,方能讓“賞花經濟”跳出花期依賴,成為鄉村振興的持久動能。
下一篇:北京柳蔭公園第十五屆柳文化節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