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展覽行業“國家隊”的品牌展會,中國建博會(上海)每年服務全國各地的品牌方、經銷商、設計師等近十萬人,始終與行業企業緊密相連,休戚與共。當下疫情對家居行業的沖擊還未完全消散,眾多知名品牌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本期我們來看看看詩尼曼如何將危機轉化為契機,實現和展會共同發展!我們就此采訪了詩尼曼執行總裁黃偉國。
展會無法在今年3月如期舉行,對企業影響多大?
對詩尼曼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中國建博會(上海)是國內非常重要且有影響力的建材博覽會,展會無法在3月如期舉行,使企業品牌形象暫時失去了3月開年亮相行業的一個平臺和窗口展示的機會,借此尋找合伙伙伴的規劃也不得不暫時延遲,整體市場規劃也因此有所打亂,對企業運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與影響。但我們會好好把握下半年的各種機遇,積極準備,爭取把上半年錯過的商機都通過中國建博會(上海)提供的各種資源彌補回來。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貴司針對疫情做了哪些積極充分的準備?
危機對所有人都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驗,相比于其他公司的授人以魚,詩尼曼的做法更多的是授人以漁。董事長在疫情期間指導我們:在不確定的世界做確定的自己。因此,詩尼曼在很多方面,都做了充足的應對。包括以下6大措施:
①拿出一百萬作為獎勵,鼓勵全員在詩尼曼自身開發的曼學堂APP線上學習;
②啟動線上辦公,通過線上會議APP、直播APP等做工作部署和籌劃;
③全國組織線上微信爆破營銷活動,探索疫情之下的市場競爭新模式;
④全國1200+門店為客戶提供專屬VIP下單服務,天貓、京東、微信小程序商城、官方商城等線上渠道全天候不斷線咨詢與下單,全面升級服務;
⑤重磅發起百萬現金獎勵主播活動,打造網紅俱樂部,315專題直播貫穿整月賦能經銷商,開發培養詩尼曼自己的“網紅帶貨直播”,315期間一個月直播不間斷,收獲數百萬平臺觀看量,不少同行企業來詩尼曼參觀交流學習直播;
⑥看好設計師作為未來的增長引擎,開發以設計師為主導的AI家居品牌,發力第二增長曲線等等。
總之,我們把疫情危機轉化為學習強化、自我變革升級的契機。我們相信,自立者人恒立之,自助者天助之。只要有持續思變的能力,強有力的執行力與學習力,企業一定能在危機中突圍而出。
中國建博會(上海)的影響力在您看來是怎么樣的?
一方面,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總公司是非常專業的展會公司,中國建博會(上海)發展歷史長,認可度高,展會服務、流程上都達到高度的專業化。這次與紅星美凱龍一起合作發力,雙方的行業地位與專業性,在資源整合方面通過中貿美凱龍的集中爆發,更是能夠發揮巨大的能量。
另一方面,上海是長三角乃至中國的經濟金融的中心,影響力不言而喻。展會主場設在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會展中心附近有兩個大的交通樞紐,一個是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一個是上海虹橋高鐵站,區位優勢、人流規模都是數一數二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建博會(上海)本身對參展商的展館形象、產品展示都有極高的要求,在規格與規模都是頂配,是行業內影響力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廣、一線家居建材品牌幾乎都不會缺席的建材博覽盛會。
站在參展商的角度,您對中國建博會(上海)有何看法或建議?
參展商和主辦方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是魚和水的關系。沒有平臺,參展商沒有展示的機會,有了平臺,如何更大的發揮其價值,其實是需要雙方協同配合,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對于參展商而言,在一個大的平臺,除了宣傳品牌形象之外,也希望能夠借力尋找到合作伙伴,包括B端渠道的伙伴,以及優質的供應商。同時希望在平臺上能夠發現和了解到行業發展新的動向、新的技術開發與新技術應用。
上海具備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國際化視野與思維,中國建博會也可借力于此,帶領企業乃至行業往更高的臺階和層面去發展。
下一篇:訂單+標準 雙引擎揚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