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大地上行走,你會發現很多次生林特征的植物,比如沙棗和沙棘,他們是新疆植物王國中富含維生素的佼佼者,已經名聲在外。尤其是沙棘,到了秋天,紅遍山野的沙棘果,在某些區域竟然與金黃平分秋色。比如,在新疆的布爾津,10萬畝沙棘已經成熟,為此,當地還專門針對沙棘弄了一個采摘節,吸引南來北往的游客在這里停下自己的腳步。參加這種有趣的賞秋活動。
沙棘在大地上存在的時間之長,也是不容小覷的,據相關史料記載,已經有了上億年的時間。沙棘有著深褐色的樹干,深褐色的枝條、深褐色的棘刺,就連細碎、狹長的葉片也是墨綠色的,這種特征完全是為了適應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是一種自然界的保護色。沙棘皮實,生長在荒地,有點水分就能成活,有點陽光就能壯實。
因為不起眼,沒有人知道它們在什么時候抽芽,什么時候開了花,什么時間結果。它們就像大地上閑散的人、閑散的狗或者是閑著的螞蟻一樣,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紅了的時候,人們才開始記起沙棘果的酸甜可口、色澤艷麗,能在某個荒地上或者野溝里采摘一枝沙棘果仔細欣賞,并一飽口服,那是一種有著洪荒般美意的事情。
一個有關沙棘的故事是這樣的:古希臘時期,有些因長期征戰致殘或者病弱的戰馬,被主人遺棄在荒野上,戰馬很有靈性,它們會自動結群覓食,用群體的力量來抵御猛獸的侵襲。過了一段時間,回歸自然的馬匹,這些荒野上游蕩的“病馬”,竟然個個變得膘肥體壯,毛皮閃閃發亮,人們在驚詫之余,就開始尋找發生奇跡的原因,他們很快發現這些被拋棄的戰馬在荒野里的主食就是沙棘。
這些年,人們對沙棘的研究證明,這是一種富含維生素的植物,尤其是維生素C,更是被稱為植物王國中的佼佼者。沙棘性味性溫,味酸、澀,對于治療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跌撲瘀腫等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
作為一種生長于沙漠邊緣的植物,沙棘樹的分蘗能力很強,一年生的沙棘可向四面延生出十余條水平根,根幅達數米以上。由于沙棘的分蘗和串根,一棵沙棘就能夠在3-5年內形成圓形的團狀群落,通常被人們用來固定黃沙的蔓延。
在采摘沙棘果的時候,被棘刺扎疼,忍著疼痛拔出刺入肉中的黑棘刺,也就加深了對它的印象。黑的棘刺刺入肉中是一件讓人痛苦而無奈的事情,如果棘刺留在外面的柄稍長一點就能立時拔掉,如果完全地刺入肉中,就得用縫衣針挑開旁邊的皮膚和肉體,鉆心的疼。
最近幾年,我在城市見到了沙棘飲料,真讓我興奮了一陣子,我還特意買了幾瓶,可是當我打開來嘗了一口之后,大失所望,第一感覺這不是沙棘飲料,充其量是糖精水兌醋酸的那種。這樣的飲品遮蔽了人們對沙棘果原汁原味的認知度,后來就不再喝。
趁著閑暇的深秋,我在布爾津河畔走走,那些沙棘在河水的滋潤下竟然沒有深秋的頹廢之色。林下的草地還在續寫著只有春天才擁有的嫩綠,還有一些細碎的花朵,它們在沙棘林的保護下,大概已經從春華到秋實演繹了多次的生命歷程。
幾只小鳥,棲落在沙棘枝頭,羽毛竟然也鍍上了沙棘果的紅色。
當我在這些帶刺的樹下走過,忍不住停住腳步注視那掛滿枝頭的沙棘果,我會想起被棘刺扎過的那種感覺,尖銳、刺激,更有一種刺疼后的愜意。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