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們種植杜仲主要是以采杜仲皮為主要生產目的的單一生產方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們現在以杜仲良種繁育、杜仲標準化種植示范以及大健康產品的開發為主,產品附加值有了很大提高。”說起杜仲,陜西省略陽縣錦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林琪滿是自豪和感慨。
陜西省略陽縣現有杜仲60萬畝1.5億余株,占全國杜仲地存總量的1/8,縣內98%的農戶栽有杜仲,是全國最大的杜仲基地縣,被授予“杜仲之鄉”稱號。
眼下,正是杜仲生長旺盛期,略陽縣錦繡農業公司的杜仲基地良種采穗圃內,郁郁蔥蔥的杜仲樹布滿山坡,綠意盎然。公司現有杜仲標準化種植基地及良種繁育基地3500畝,培育的“紫葉杜仲”和“秦仲”系列杜仲苗俏銷全國,公司還研發出杜仲掛面、杜仲紅茶、杜仲雄花茶等豐富多樣的產品,讓一棵樹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2023年實現產值18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262萬元。
為推動略陽杜仲產業高質量發展,該縣在原有杜仲科研機構的基礎上,整合資源、聘請專家人才成立了略陽杜仲產業發展研究院,積極開展杜仲良種選育、杜仲撫育管護、杜仲研究成果轉化等工作,注重產品研發和杜仲產業領域難題的破解,制定了陜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略陽杜仲葉》,打破杜仲葉產品“藥食同源”的瓶頸。
長期致力于杜仲研發的略陽縣杜仲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蔡克平介紹說,目前他們正在以杜仲良種繁育為主做好杜仲良種區域化試驗、退化林修復試驗、截干嫁接試驗,加大杜仲保健品、杜仲膠、杜仲乳膠的研發力度,服務全縣杜仲全產業鏈發展。經過不懈努力,該縣選育栽植優良無性系38個,培育試驗杜仲苗木1200余株,建立葉林、果林模式示范園100余畝,建設了全國唯一的杜仲良種基地3140畝,收集杜仲種質資源105份,可年產杜仲接穗20萬條,杜仲良種苗木200萬株。
作為國家首批支持的杜仲膠提取裝置建設孵化地,略陽縣招引了生物基杜仲膠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在年產300噸陜西中膠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杜仲膠生產車間內,采取純物理法提取的專利技術,用杜仲葉、杜仲籽殼、杜仲皮、杜仲中藥殘渣作為原料,經過粉碎、水溶物分離、膠渣分離、干燥、塑煉造粒工序后,得到杜仲浸膏粉、杜仲纖維粉和杜仲橡膠粉等產品,主要用于船舶、艦艇、航空、輪胎、醫療器械、乳膠床墊等領域,年產值6000萬至8000萬元。
為發展杜仲產業,略陽縣制定了《關于加快略陽杜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略陽杜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獎補政策》,依靠“種植+深加工”“農業+科技”,通過推進杜仲基地建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對現有杜仲林進行優良品種改造,依托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加快杜仲良種繁育進度;開展杜仲良種選育及杜仲全產業鏈深度開發;研發杜仲飲品、保健品、配方食品、杜仲飼料等產品不斷延伸杜仲產業鏈。從廣種一片林到深“挖”一棵樹,從只售一張皮到“全身當寶賣”,從各自為戰到發展綜合產業,打造“略陽杜仲”品牌,逐步健全杜仲膠、藥、食、飼及杜仲木質素綜合利用等全產業鏈。目前,全縣現有杜仲企業17家,研發杜仲保健食品、杜仲飲料、杜仲雄花茶等10大類20余種,年產杜仲皮5000噸、杜仲葉10000噸、杜仲籽500噸、杜仲雄花400噸,杜仲系列產品產值1.2億元。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