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菏澤市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牡丹種植及銷售為特色的生態休閑農業,力爭將菏澤打造成全國集聚度高、經濟效益好、生態環境優的花卉產業發展核心區。通過農業和旅游融合發展,不斷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拉長牡丹產業鏈。菏澤市牡丹品種1280個,9大色系,10大花型,牡丹產業已經從單一種植、種苗、切花、觀賞向“醫藥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營養保健、畜牧養殖、工藝美術、旅游觀光、食用菌、新型材料”等九大領域不斷延伸,形成了一二三產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格局,開發出原料類、飲料類、食品類、保健類、油脂類、茶類、日化類、香薰類、飼料類、食用菌類、醫療器械類等11大類,240多個產品。牡丹已成為菏澤市發展的寶貴財富和最靚麗的城市名片。
加快新品種培育。為加快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品種,提高菏澤花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菏澤市林業局擬制定育種獎勵機制,申請列支專類資金對獲得國家、國際新品種登錄認證的新品種及對菏澤花卉產業發展發揮積極推動作用的品種給予資金獎勵。在牡丹育苗方面積極開展科技攻關,通過大量試驗,提高發芽率,找到最佳育種方法,取得顯著成效并廣泛推廣。2023年4月23日,菏澤市林業局《牡丹優良品種選育及產業化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梁??萍歼M步二等獎。
建立創新基地和科企聯盟。聯合菏澤市5家牡丹芍藥企業建立了菏澤牡丹芍藥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多次深入調查座談,就助力基地企業突破技術瓶頸,項目團隊積極聯系專家,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方案,及時解決生產實踐中的難點。項目團隊積極對接6名專家到基地開展專家行活動,協同基地負責人就企業科技創新發展需求,建設了聯合實驗室,并開展了首次合作座談。與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山東林學會、山東農業大學等建立牡丹芍藥聯合研究合作交流平臺。
提升產業種植技術。開展實施菏澤市財政項目《牡丹芍藥集成技術研究》兩年來,嚴格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及績效目標工作,目前建立了牡丹芍藥優良示范基地5畝,引進品種36種,完成科研技術研究6項,發表科技論文4篇,成果2項,技術成果轉化1項。聯合國內牡丹芍藥知名專家36名,成立了專家服務團,指導菏澤地區牡丹芍藥產業科研技術發展。近日,經過30多次深入花卉種植和銷售企業調研,形成《推進全市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討論稿)。
豐富牡丹種質資源。菏澤市牡丹國家種質資源庫2023年累計引種國內外牡丹芍藥資源80份,栽植資源圃45畝。積極開展牡丹芍藥新技術推廣工作,多種渠道組織開展科普活動,送科技下鄉、現場教學示范、科技進校園等系列活動60次。通過現場講解、標本展示、宣傳彩頁發放、種子分發等方式,介紹種質資源相關知識,現場示范栽植牡丹種苗,講授牡丹栽植的技術要點,提高全社會對牡丹種質資源的知曉度和認知度。
下一篇:黃河“幾字彎”頂端春季造林開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