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解振華特使,黃潤秋部長,陳吉寧市長,各位院士、嘉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參加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并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雙碳目標是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的“國家自主貢獻”的莊嚴承諾。力爭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還有7年多時間,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還有37年多時間,這是一項既緊迫又艱巨的戰略任務。制訂科學的雙碳戰略,對于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實現雙碳目標的莊嚴承諾十分重要。
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實現碳達峰時人均GDP是3.8萬美元,日本是3萬美元。目前,我國人均GDP是1.2萬美元,用7年時間既要達到人均2萬美元,又要實現碳達峰,難度很大。當然,我們已經開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碳交易市場,納入配額交易的發電單位有2162家,實現碳交易近2億噸,交易額達84億元人民幣。
這里我要建議的是:從國內情況看,我們一定要既重視工業直接減排,也要十分重視林業碳匯、木制品固碳、生物質能源等間接減排。從國際情況看,日日本在應對氣候變化第一個承諾期,承諾減排6%,其中,由提升森林質量、增加森林碳匯的間接減排為3.9個百分點,工業直接減排為2.1個百分點,并于2021年12月發布了“森林吸收量”計算方法。韓國相關法律將木質生物質能源定義為“零排放能源”和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材料。目前,韓國生物質能源的利用已減少了90%的溫室氣體排放。
世界許多國家將發展林業和生物質能源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納入國家戰略,并實現了降碳和經濟增長雙贏。瑞典將發展木質生物質能源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目前木質生物質能源超過石油占到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40%,過去20多年瑞典的經濟增長了48%,二氧化碳排放減少了9%。2019年,生物質能源在歐盟28個成員國總產量已達到1.23億噸石油當量。歐盟還要求對所有森林碳匯進行更準確的核算,2023年開發出森林碳匯認證系統,并在《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中將林業碳匯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法國將木材工業作為低碳轉型戰略的核心。自2016年以來,強制性合規碳市場、自愿性碳市場已為森林恢復融資超過59億美元。
特別是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既要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又要實現雙碳目標,用林業碳匯和生物質能源是一種科學現實的選擇,不僅具有巨大優勢,還有巨大潛力。巨大的優勢體現在:我國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人工林面積達到12億畝,居世界首位,活立木蓄積量從第一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的95.32億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190.07億立方米,增加近100億立方米,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美國航天局衛星監測表明,中國森林植被的增長對世界的貢獻率達到25%。巨大的潛力體現在:經過我國科學家多年的努力已培育出能源植物新品種——超級蘆竹。超級蘆竹,生物量巨大。當年種植,當年就有收獲,可連續收獲15—20年。在我國南北方種植每年每畝干基生物量可達3—10噸,在黃河以南地區每年每畝超級蘆竹可吸收8—17噸二氧化碳。我國煤炭消費占二氧化碳排放的70%以上,種植6億畝超級蘆竹可替代我國每年全部20億噸發電用煤。這將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戰略途徑。
實現雙碳目標,是新時代的重大任務。制訂科學的雙碳戰略是完成這一重要任務的基礎。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經過科學家、各部門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科學制訂雙碳戰略,在堅持工業直接減排的同時,加快建立碳匯監測、標準、計量、認定體系,逐步增加碳匯交易配額,我國一定能夠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作者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原主任,原國家林業局局長)
上一篇:帶您了解林業碳匯的9個問題
下一篇:“碳中和”價值觀他說